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门头沟法院董玉君:法院网络运维坚持22年 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

本站发表时间:[2022-11-0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周梦珠
  择一业尽心,爱一行衷心。今年46岁的董玉君199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北京门头沟法院,负责法院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一干就是22年,如今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网管员”了。
  门头沟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自1999年底建设以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董玉君可以说是此发展过程的见证者也是直接参与者。
  董玉君凭着朴素的敬业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荣获个人三等功两次、北京市法院系统优秀网管员、北京法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三牛”精神。
  电脑方面有问题都找她 法院内部有一个“救火队员”
  董玉君刚入职那会儿,电脑还没普及,整个法院就几台单机,由内勤专人负责使用。
  1999年底的时候,在市高院信息技术处的统一领导下开始了北京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大家的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工作开始由手头改为在电脑上完成。
  在当时大多人都是头一次接触电脑,对电脑的操作还很生疏。作为那时院里唯一一名网管员,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
  “哪个办公室,好,我马上就去。”类似的电话应接不暇,每天董玉君不是穿梭在院里各个角落,就是在去往派出法庭的路上。
  从计算机常规操作指导、故障处理、系统维护、新系统上线调试等软件维护,到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维修,再到机房网络设备维护、审判数据备份、视频会议系统支持等……事无巨细,慢慢在大家的眼中仿佛成为了无所不能的技术小能手,仿佛跟电沾边的都可以处理,甚至连电风扇不转了都会找到她。
  除了负责本院的日常网络维护,有时隔壁单位、同事家的电脑有了故障也会找到她,每次她都有求必应,从无怨言。慢慢的被大家称为“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每次都能及时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
  “只要帮大家把问题解决了,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都秉持着“热情、细致、真诚”的服务态度,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信息化建设功不可没 只要交给她一定能办成
  董玉君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当属2004年法院新审判大楼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于院里新建审判大楼,资金特别紧张,在领导的多方努力下,只争取到了28万的项目预算。
  在当时,远郊区县法院的信息化建设预算普遍在百万级,城区法院则是千万级。
  领导问:“可以办成吗?”董玉君说:“只要领导信任,一定能办成。”
  后来董玉君回想起当年的场景时仍然心有余悸:“其实担的风险还是挺大的,资金实在太少了,不过做人就要有担当嘛,即使困难再大,也要迎难而上。”
  因为院里原有网络设备都在服务期,完全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于是在董玉君的不懈努力下,在项目承建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方案:重要核心设备购买新的,边缘设备用老设备顶上。
  时间紧,任务重,在建设过程中,董玉君加班加点,经常在施工现场忙活到深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赶在新大楼启用之前,圆满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了法院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每每谈及此事,董玉君都会笑着说:“用这么少的资金就完成了任务,在同等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在董玉君的精心维护下,直至2007年绿色机房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完成,法院网络没有因为启用老旧设备的问题出现过大的故障。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从最开始的几台单机到现在的“智审智执智服智管”--智慧法院的建成,从几十兆到现在的千兆宽带专线,从“老旧小”到现在宽敞明亮、功能强大、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机房,董玉君感慨万千,她见证了法院的信息化建设。
  她是法院的网络安全员 确保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停摆”
  为了更好服务审判、服务法官、服务当事人,2007年,门头沟法院开始实行运维外包模式。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分工明确、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运维团队了,他们时刻保障着法院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
  董玉君也快速的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担负起系统软件应用推广维护工作。
  门头沟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秉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市高院统建系统能用尽用,能升级绝不新建,杜绝重复建设,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在2016年高院技术处推出“智汇云”网上办公系统时,门头沟法院立刻率先推广使用。该系统网上事项审批和公文审批是两项重要的功能,而前期的审批表单的创建则是个难点。
  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董玉君时,董玉君毫不犹豫地就承接下了。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学资料,很快就学会了制作审批表单。然后又联系各庭内勤收集纸质审批表单,按照原有格式和审批流程嵌入到“智汇云”网上办公系统中。
  “那段时间我一心扑在做表单中,连走路吃饭都在琢磨这个流程怎么实现,满脑子都是表格。”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用起来,她还积极组织培训,制作学习手册,制定相关规范。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门头沟法院成为第一个启用“智汇云”网上办公系统的法院,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无纸化办公奠定了基础,突出的实践成果得到上级法院领导的肯定,兄弟法院也纷纷来交流学习。
  有法院同仁听说董玉君亲自制作的表单时,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让运维做?”她感慨地说:“我们院运维人员与其他法院比起来是最少的,我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只有亲自做起来,才能发现工作中问题,才能与时俱进。”
  就是出于对这一行的热爱,董玉君46岁了还活跃在运维工作一线。除了主要负责法院各项系统应用管理,她还是网络安全员,负责“审判业务智能管理系统”等保三级测评、密码管理、软件正版化等工作,并成功通过了注册信息网络安全工程师资格认证。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法院的工作节奏。为了确保疫情期间法院审判工作“不停摆”“不打烊”,董玉君又同运维人员一起投入到互联网法庭的建设和维护中,将线下庭审搬到线上。
  此外,疫情期间她还积极配合市高院及门头沟法院审管办做好线下庭审相关信息统计工作,从最初的来院人员及线下庭审情况统计表日报送到现在的周报送,董玉君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力争做到报表准确无误。
  每次问她累不累,她总是说:“既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再苦再累也要完成。”
  虽然现在客户端的维护渐渐看不到了她的身影,但是幕后她还在孜孜不倦地付出着,董玉君就是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每一件事。
  信息化运维是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信息化运维工作又十分重要,正常运作时,你也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当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法院日常工作的开展。董玉君就是在如此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今后也将继续在信息化运维工作的这片“责任田”里深耕细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