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北京顺义法院普法课堂干货满满 法治小记者零距离观摩庭审

本站发表时间:[2023-06-2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安杨
  在6•26国际禁毒日当天,北京顺义法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是15名来自东风小学的“法治小记者”。此次来到法院,是以小记者的视角零距离观摩案件庭审,沉浸式感受法院文化,面对面接受法治教育。 
  “提到‘法’,大家首先可能都会想到‘法律’这个词。到底什么是法律呢?我们可以从‘法’字的演变中得到答案……”小记者们参观的第一站便是顺义法院法治文化长廊,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大家静心聆听“法”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感受绵长的法治历史带给自己的心底触动与成长。
  “现在宣布开庭!”在第四十法庭,小记者们零距离旁听了一起由顺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艳以及刑庭庭长宋素娟、刑庭法官赵仁洋审理的王某涉嫌贩卖毒品罪一案。顺义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姜淑珍出庭支持公诉。
  2020年,王某与杨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两人都有吸毒经历。2022年10月8 日,杨某(已另案处理)打算从王某处购买冰毒,通过微信两次给王某转账共计2万元。为成功“发货”,王某将冰毒装入“米花糖”字样的零食包装内。当日20时许,王某在重庆市一快递站点寄送零食包裹,并将装有冰毒的“米花糖”混入其中,快递单收件人为梁先生,收件地址为杨某一朋友陈某位于北京市的住址。2022年10 月17日,陈某(已另案处理)在接收包裹时被查获。经称量,零食包内冰毒重24。86克。公诉机关以贩卖毒品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庭审中,审判长王晓艳从容把握庭审节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各个阶段环节紧扣、高效有序、重点突出,控辩双方围绕影响被告人王某定罪、量刑各方面事实进行举证、质证,充分发表意见,起到了以案释法、以案明理的良好社会效果。
  “被告人王某犯贩买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九万元。”随着法槌重重落下,一起贩毒案件划上句号,被告人王某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愿意接受法律制裁。“起初接触毒品只是感觉好奇好玩,没想到毒品的危害那么大,一旦染上就无法停下。我深深体会了毒品的危害,希望大家以我为鉴,好好学习,远离毒品!”被告人王某面对法庭忏悔。
  庭审过程中,小记者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注目聆听,法官们严谨、有序、规范的庭审使小记者们以更直观的方式熟悉了刑事诉讼的整个流程,而这起真实案件更在小记者心中敲响禁毒警钟。
  “毒品离我们并不遥。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旁听庭审,能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对家人、亲戚、同学积极进行禁毒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禁毒知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禁毒防毒。”庭审结束后,法官赵仁洋为小记者们开展了一节生动的普法课堂,结合本案审理情况,重点讲解了毒品的定义、种类、特征等知识,深入剖析了毒品的危害,同时提示同学们要远离酒吧、歌厅等吸贩毒人员常出没的场所,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零食等,引导学生时刻保持警惕,自觉抵制毒品诱惑。
  普法课堂结束后,现场召开了“小型记者会”。小记者们争先恐后抓住采访机会,齐刷刷地举手向赵法官提问:“请问少年法庭是干什么的?”“法官在开庭前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赵仁洋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每个小记者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通过旁听庭审,特别是听到被告人的忏悔,我内心有很大触动,毒品不仅会危害吸毒者身体,还会破坏家庭,甚至诱发多种犯罪,影响社会安定,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毒品!”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表示通过此次法院开放日活动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毒品犯罪带来的惨痛教训,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要仔细甄别,不充当毒品犯罪分子运毒、贩毒的帮凶,积极投身到抵制毒品的战斗中来。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