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人和海淀”百人普法宣讲团成立两年

法官深入基层完成200余场普法宣讲

本站发表时间:[2023-07-1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王圣淼
  2021年6月,北京海淀法院成立“人和海淀”百人普法宣讲团,在两年时间里走进百余个社区街道、企业机关、部队院校,完成了200余场普法宣讲,惠及人数6万人,切实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党建引领“双百分百”参与诉源治理机制 构筑社会治理新格局
  海淀法院积极响应市高院党建引领“双百分百”参与诉源治理机制,通过“百分之百的党支部参与共建,百分之百的党员法官深入基层”,在辖区街镇成立法官工作站、挂牌普法驿站、成立巡回审判工作站等形式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四季青人民法庭永定路街道办事处法官工作站揭牌仪式完成后,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讲授了《民法宣讲进社区 “典”亮美好新生活》普法课,结合社会老龄化趋势和民法典中关于老年人的立法细节,通过2个案例详细阐释了民法典关于扩大继承人范围、调整遗嘱制度中遗嘱形式的法条规定。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宣讲团走进海淀街道,行政庭法官张侨珊结合行政审判司法实践,介绍分析了行政机关执法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应诉工作进行重点提示。
  宪法宣传周期间,宣讲团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联合开展普法活动。民五庭法官李莉莎介绍商标的定义、分类、注册,常见的侵权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规定,并讲解了侵害商标权案件的审理思路。
  在走进塔干社区的宣讲活动中,政治部干警王圣淼结合海淀法院自制微动画介绍了“人和海淀”诉源治理需求响应平台的产生背景、主要功能、操作方法以及取得的便民惠民实效。
  “这回有了纠纷,大家不用急着去法院立案打官司,先来居委会找我们,很多法律问题‘人和海淀’就能帮咱解决。”塔干社区党委书记赵莉聆听宣讲过后,有了如此的直观感受。
  多措并举创新形式  让普法工作接地气
  海淀法院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参与诉源治理工作模式,构建了双主动、多联动“2+N”联动联治诉源治理机制,多措并举创新普法形式,让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
  为避免错位普法、低效普法、形式普法等问题,宣讲团通过进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原创“民法典”普法相声、结合经典案例以案释法、面对面答疑解惑、发放案例读本《家长手册》、拍摄普法短视频等形式,精准把握群众需求,让法治声音直抵人心。?
  在一次进军营的志愿活动中,宣讲团成员结合部队需求,汇总经典案例,借助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部队战士深入浅出讲授“军人权益司法保障”“保密法基本知识须知”“《刑法》有关国防利益及军人职责的相关规定”,实现“量身定制”式精准普法。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李铎原创普法相声《法批三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民法典》中常见的法律常识传授给部队战士,引得满堂喝彩。
  在走进马连洼街道百草园社区的宣讲活动中,民二庭法官秦纳杰通过详实的案例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法律规定及审判实务经验,对遗产范围、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夫妻共同财产等法律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老年人在立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遗产分配原则、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山后人民法庭十几年审理的案件中,涉腾退拆迁案件占比50%以上,且主要集中于婚姻家庭纠纷、析产继承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宣讲团紧密结合民生需求,多次深入苏家坨镇政府、苏三四村开展宣讲。山后法庭法官助理李欣以“张大山的那些事儿”为题进行宣讲,该系列普法宣传创造了“张大山”法治宣传形象,编写了“张大山卖房记”“张老头的遗嘱们”等一系列与腾退安置相关的法治故事,结合生动的人物形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律知识讲授给人民群众。
  “感谢海淀法院的法官,讲的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向我一对一解答了遗嘱继承的问题,还为我们发放了《民法典》,太实用了。”宣讲活动受到了苏家坨镇居民的认可称赞。
  用双手播撒法治火种  用双脚践行群众路线
  海淀法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全院干警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用忠诚干净担当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人和海淀”百人普法宣讲团成员由机关党委委员、院团委委员、法官、青年干警组成,全部为党员。两年间,不断壮大普法队伍,人数超过百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是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在清华大学,全国先进工作者、综合审判庭党支部书记、庭长王志勇在“薪火相传,鱼水情深”宣讲活动中讲述了自己十几年办理涉诉信访、司法救助等案件的心得体会。重温了他作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传递火炬的高光时刻。他在宣讲中说:“每一次走访办案,都是一次火炬的传递:我们在用双手播撒法治的火种,也在用双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用心传承一代一代人民法官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誓言。”
  在中关村二小等海淀辖区中小学,“网络游戏充值能不能退”“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少年法庭庭长秦硕多次前往学校进行普法宣讲,耐心解答学生们的法律疑惑,她也多次在六一开放日活动中担任主持人和模拟法庭的审判长。守护未成年健康成长,为他们系好第一颗法治扣子。
  “人和海淀”百人普法宣讲团创新打造“三进三促”模式,进基层、进校园、进企业,促法治发展、促市域治理、促社会稳定。每场活动的参与人数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有早早来到现场,庄重地把党徽佩戴在胸前的老人;有扫描二维码关注“人和海淀”诉源治理需求响应平台后,在指尖实现了“线上”法律咨询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在宣讲结束后继续向法官深入请教,满意而归的群众们……
  6月21日,海淀法院首个“普法驿站”在花园路街道挂牌。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戴国表示:“‘人和海淀’百人普法宣讲团成立以来,与社区街道、企业机关、部队院校构建了多元解纠、互访培训、精准普法、资源共享、协同送达等合作机制。宣讲团也将继续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