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怀柔法院在汤河口镇河东村委会召开新闻通报会。
就地开庭、就地立案……提到巡回审判,我们就会想到法官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带着国徽去开庭的身影。4月15日下午,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来到距离北京城区100多公里的汤河口镇,就怀柔法院巡回审判工作情况召开通报会。会上,怀柔法院副院长崔建军与怀柔区司法局副局长李海河共同签署了《怀柔区人民法院、怀柔区司法局关于在司法所设立巡回审判点的协议》。
崔建军副院长介绍,怀柔法院作为远郊区法院,一直致力于加强巡回审判机制,结合怀柔法院司法实践、案件类型,创新性提出了“法官下乡”、“百名法官访基层”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2017-2018年怀柔法院启动“一村一法官”活动,2017年102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下乡镇,巡回审判、纠纷化解、法律咨询1302次。2018年开展诉前调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34次。
作为北京的“北极法庭”,怀柔法院汤河口法庭副庭长夏阳在会上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司法快递、司法驿站”的工作方法。汤河口法庭辖区面积达1251.8平方公里,山区居多交通不便,山区群众到法庭打官司十分不易。通过实现“法律服务快捷入村入户”和“巡回审判村村入驻”,减少了当事人诉累,有利于把社会矛盾化解在第一线,实现案结事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教育群众遵纪守法,达到开一个庭,解决一个法律纠纷,教育一方群众的目的。
崔建军副院长表示,怀柔法院将巡回审判工作再次提上重点工作日程,融合现有“一村一法官”活动机制,制定出《怀柔法院加强巡回审判的实施方案》,明确可以巡回审判的案件类型,对巡回办案提出明确要求。下一阶段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好落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探索基层法院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