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平谷法院深化京津冀六地法院跨区域执行协作机制建设研讨会。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建立健全京津冀法院工作联络机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5月21日下午,平谷法院召开“六剑齐聚论执行”研讨会,来自京津冀三省(市)六地法院齐聚一堂,为跨区域执行协作机制建设出谋划策。
自2015年起,平谷、蓟州、三河、兴隆四地法院开始召开座谈会,探索执行协作机制,并签署了一系列联动协作协议书和操作细则。到2017年,京津冀三省(市)的司法协作已包含平谷、蓟州、三河、兴隆、遵化、玉田共六地法院。六家法院在委托合作、疑难案件会商、执行联动等几大方面建立协同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赢。
建立被执行人相关财产信息共享平台、异地拘留联合布控及时移送、当地法院协助异地执行……六地法院在京津冀执行联动协作方面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至2019年,涉京津冀跨区域执行案件结案数由580件增长至1200余件,结案率由87%增长至91%,执行标的到位率由85%增长至90%,涉案标的4000余万元,送达1280余件,事项委托1400余项,标的总额3900余万元。
会上,京津冀三省(市)六地的法院领导讨论了跨区域执行协作机制。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六地法院将京津冀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机制,再拓宽执行联动协作的范围和程度,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联合惩戒平台,联合执行涉民生案件,加大涉民营企业的执行力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人才挂职交流机制,从而深化京津冀三省(市)六地执行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