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北京市法援中心助15名湖北籍农民工“云讨薪”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2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孙莹

  “大家都上线了吧,能听到我声音吗,那咱们开庭吧。”今天上午,在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孔某等15名湖北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援助案件,通过视频会话的形式,进行了“云开庭”。从25日接到援助申请到今天开庭,只有两天时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孔某等15名湖北籍农民工均无法亲自来到北京,申请援助时只能将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文件邮寄到北京。5月25日,北京市法援中心收到援助申请后迅速反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先行给予法律援助,通过“绿色通道”快速为他们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指派冠楠律师事务所承办该案,由曾广誉律师具体代理。当天,曾律师就将法律援助手续提交法院,并采用“云开庭”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今天的线上审理。

  此案在2020年春节前夕一审宣判,法院认定北京某公司应支付拖欠孔某等15名农民工共计30余万元的劳务费,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了上诉。在今天的“云开庭”二审现场,曾广誉律师表示,涉案公司承包了位于海淀区一家商场的装修工程,接着又将装修工程中的二次结构转包给了两个包工头,二人雇佣孔某等15名农民工进行施工,这属于典型的劳务分包行为,且因两名包工头不具有承包此装修工程的资质,因此公司的转包行为是非法转包,应按照《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将拖欠的劳动报酬支付给15名湖北籍农民工。法庭审理后,将对此案择日作出判决。

  据悉,《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我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的专门性法规,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开始施行后,市法援中心根据市司法局部署要求也同步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开启“绿色通道”,缩短审查期限,快速办理案件。对农民工因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经济困难审查。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