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闻令而动 全力以“复”——房山法院河北人民法庭以实际行动助力恢复灾后重建

本站发表时间:[2023-09-1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近日,在本次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中全市降雨量最大区之一的房山地区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房山法院河北人民法庭全体干警们坚守岗位、冲锋前线,始终与人民群众“战”在一起,他们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的使命与担当。
  赓续精神血脉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位于河北人民法庭辖区内的堂上村是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起源地,河北人民法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刻把握“红色党建引领法庭发展”的旗帜方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红色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7月30日是周日,北京市启动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河北人民法庭庭长马艳佳和副庭长韩玉接到命令,回到法庭防汛值守。第二天,倾盆的雨越下越大,水位急速上涨,马艳佳庭长敏锐地察觉到法庭可能面临被洪水冲击的巨大危险。“必须守住法庭!”她率领法庭干警开始抗洪抢险,推小车、装沙袋、垒砌防护墙,暂时将洪水堵在大门外。
  马艳佳庭长(右四)带领大家在法庭门口垒砌沙袋
  为防止卷宗丢失或损坏,马艳佳又指挥大家和洪水赛跑,迅速将一楼的卷宗材料转移到了二楼。
  只听“哐当”一声,法庭大门被河道内涌出的大水冲开,水流汹涌奔进院内,水位迅速没过腰,大家冲进暴雨中,手挽手组成人墙,想将法庭大门关上。奈何水的阻力太大,大门怎么拉都纹丝不动。“有人在门外推,有人在里边拉,咱们跟着口号一块使劲,一、二、三……”在马艳佳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拼命将大门关上,并用一切可以抵门的工具抵在门上,扛过了洪水的冲击。
  干警们用沙袋和梯子堵住法庭大门
  不久,河北镇断水断电、信号中断、道路封堵,法庭与外界彻底失去联系。紧张不安的气氛蔓延开来,干警们情绪都有所波动,马艳佳把大家集合在一起,鼓舞士气,“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团结在一起,相信我们一定能守住法庭!”
  她安排干警两人一组轮流值班、巡夜、监控洪水情况,以便应急响应。干警们打着手电筒、嚼着方便面,度过了难捱的48小时。法庭保住了,人员被转移,卷宗没有丝毫受损。
  “我是党员、是支部书记,我顶住了大家才能坚持下来。”马艳佳说。在她带领下的法庭干警们展现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坚持人民至上 司法为民落地见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保障人民权益贯穿在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恢复审判,“人民至上”都是河北法庭的工作原则。
  在驻守法庭巡查汛情的过程中,副庭长韩玉搭救了两位老人。
  60多岁的杨大爷夫妇住在下游的东庄子村,由于地势较低,村里的水已没到胸口,老两口路过法庭向正在查看情况的韩玉求助,韩玉赶快将杨大爷夫妇带进法庭避雨,并将所剩不多的瓶装饮用水和面包分给老人。第二天一早,老人的子女来法庭接他们,“谢谢咱们法庭的人!幸亏你们昨晚让我们进了法庭。” 临走时,老人向法庭的干警们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暴雨期间,村里多次想把法庭的干警转移至安置点,但大家态度坚决:“先转移村民。”面对紧缺的救援物资,大家毫不犹豫:“物资都给村民,我们能坚持。”马艳佳要求:“遇到村民来避难的,法庭的大门一定要向他们敞开。”
  洪峰过后,水位下降,村民仍然受阻被困。马艳佳带着法庭里的干警将庭里的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物资分给了村民:“我们多做点,群众的困难就少一点。”
  在灾后重建期间,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河北人民法庭临时搬至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办公。前往途中,马艳佳召开了庭务会,全面部署了灾后重建和审判工作,她要求:一是驻守法庭干警克服困难,做好清淤、消杀、重建等;二是到岗干警做好群众情绪安抚工作,推动案件有序进展,保障审判持续运行。
  书记员李爽住在受灾严重的磁家务村,临时办公点在良乡,道路还处于封堵状态。为了不耽误整个团队的工作任务,她每天耗费近两个小时往返上班,李爽说:“老百姓诉讼一次不容易,只要能顺利开庭,这点困难我能克服。”  
  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优先保护群众安全,优先考虑群众需求早已成为河北法庭干警们心中的信条,他们在暖心小事中践行司法为民,从服务大局中体现党性修养,将人民至上融入法庭精神血脉,守护百姓幸福安宁。
  践行初心使命 党性自觉贯穿始终
  洪水退去后,曾经的村庄变得满目疮痍,灾后重建是人民群众最迫切、最要紧的大事,关系着老百姓的居住和人身安全。
  了解到辖区村里的艰难、村民的辛苦,河北人民法庭干警们义不容辞、迅速集结,第一时间成立“防汛青年突击队”迎难而上。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马艳佳带领庭里的干警,拿上铁锨、扫帚赶赴河北镇东庄子村,全力投身到清淤攻坚战中。  
  东庄子村位于河北镇中心地带、大石河谷东侧、四面环山、地势低洼,村民家院子里堆满了淤泥和垃圾。
  淤泥又重又黏,有的干警用铁锨铲起沉淀的淤泥,有的干警直接上手去抓铲不起来的垃圾。将淤泥装满一车后,再用手推车一趟一趟运出院子。
  “这活儿又脏又累,真是谢谢你们了。”
  “别客气,咱们都是河北镇人,之前一起抗洪,现在一起重建家园。”
  干警和村民并肩作战、高效配合,清理进程大大加快。脚上、腿上沾满淤泥,脸上、身上被汗水浸湿,但大家全力以“复”、无怨无悔。
  法庭还与村里建立起结对帮扶,定期组织干警参与重建各项工作。
  历经狂风暴雨,方显使命担当。 “我可以”“我行”“我参加”……每当“集结号”吹响,总能从干警口中听到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他们还积极参与区里和院里组织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工作,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共克时艰,为建设整洁、美好的家园努力着、奋战着,把党性自觉落实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具体行动上。灾情打不倒坚强勇毅的法院人,他们将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和冲锋的姿态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保障群众的司法需求,助力恢复灾后重建。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