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丰台区检察院召开“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推进会

本站发表时间:[2024-08-2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通讯员 刘玮 郭鑫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丰台区检察院)召开“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推进会。丰台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刘泽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丰台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苏从舜,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媛媛分别通报了丰台区检察院“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推进情况,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发言。
  刘泽锋肯定了全院各部门在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就深入推进专项行动提出五点要求:
  深化线索工作,进一步积蓄专项行动的“源头活水”。充分发挥“一体化”制度优势,全面梳理排查涉企、涉民生领域法律监督线索,持续强化内部监督线索发现和移送的主动性;主动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有效统筹专项行动监督线索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升线索规模的倍增效能,确保监督线索规模和案件规模均衡发展。要破解线索流转不畅问题。依托案管部门“三个中心”,严把线索进出口关,牵头部门要加强线索跟踪督促和线索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抓实线索办理,破解监督质效不高难题。要加强融合履职监督效能,对于涉及面广、监督职能交叉的涉企、涉民生领域案件,加大审查、跟踪、督办力度,进一步将线索办理效果转化为监督案件治理效能。
  深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打造专项行动的“金字招牌”。在品牌建设方向上,以服务区域发展特色为切入点。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中,以南中轴地区建设和“丽泽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重点功能区建设为着力点,推进检察服务驿站的设立,加强对驻区企业的“把脉问需”;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以宛平城抗战片区建设为着眼点,突出公益诉讼职能,护航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在品牌建设方法上,以典型案事例高质效办理为牵引点。既要深耕个案办理,又要推动类案监督,注重总结、梳理、打磨可选树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件的价值引导意义。在品牌建设深化上,以全链条挖掘培育为支撑点。要提炼升华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检察品牌从单一建设向多元升级蝶变。要完善跟踪式品牌培育机制,提升专项行动在丰台检察实践中的成色。
  深化数字检察,进一步激发专项行动的“科技引擎”。要加强数字模型创建力度。集中力量创建一批“立足区域有特色、服务大局有亮点、促进治理有实效”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实现对涉企、涉民生问题的精准监督。要加大模型应用推广力度。突出“建用并举”,以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为契机,强化模型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丰台区检察院数字检察贡献率。要压实数字检察责任。以“项目制”方式落实部门数字检察实战主责,形成“上架-储存-在研”的数据模型梯次。
  深化机制建设,进一步稳固专项行动的“运行轨道”。一是着力打造上下联动协作机制。善于学习借鉴兄弟院的先进经验,释放检察监督效能。要聚力打造“检察+工商联”“检察+税务”等联动协作机制,全面凝聚安商护企工作合力。二是着力打造检察诉源治理长效机制。践行“解析个案-梳理要素-构建模型-类案治理-融合监督”的法律监督路径,建立健全服务区域中心工作的“1+N”机制,融入精治共治法治的城市治理格局。三是着力打造高质量案件办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案卡文书填录规范,筑牢检察信息数据屏障。要注重“四大检察”协同发力,准确加注专项行动标签,办理一批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高标准高质量案件。
  深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夯实专项行动的“牢固根基”。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功能作用,强化对专项行动的统筹、谋划、组织、推进。要加强跟踪问效,加大督办力度,发挥“月调度”“双周报”机制效能。要强化专项行动人才支撑,增强检察干警高质量监督办案能力、典型案例发掘和培育能力、数据管理与科技运用能力、学习转化能力等多种能力。要加强检察宣传力度,在保持两微多端一定宣传规模的基础上,强化重要媒体的重磅报道。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