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北京海淀警营尖兵搭档高校学霸 进校园送出200余场“思政安全大餐”

本站发表时间:[2025-03-2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同学们看这张聊天记录--小朋友能给陌生人发身份证号吗?这种自拍照呢?遇到此类情况该怎么办?”“立刻拉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小学的教室里,三十多双小手齐刷刷举成小树林。讲台上,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以下简称海淀公安分局)万寿路派出所民警刘振权竖起大拇指:“完全正确!网络世界遇到奇怪的人,要记住三件事--立刻警惕、勇敢说不、告诉家长。”
  这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正是海淀公安“警学联盟·向阳童行”的生动剪影。自2024年春季启动以来,海淀公安分局78名民警与120余名海淀顶尖高校学子组成的“跨界天团”,已为全区中小幼学校送上200余场“思政安全大餐”,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
  思政引领筑牢安全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部署后,海淀公安分局联合区教委构建“多维联动”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格局:以公安专业力量为支撑,以高校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中小学校为前沿阵地,以数智技术为创新引擎。通过“民警+大学生志愿者”双师课堂,将法治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润物无声中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
  据海淀公安分局高校内保支队副支队长王峣介绍,民警结合真实案例解析法律条文,大学生用专业知识拓展认知维度,形成“法律认知--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完整立德树人链条。
  构建全链条安全教育生态
  “78名民警宣讲员都是经过我们分局统一培训后精心选拔的,120余名高校志愿者也是跨学科组队,我们用学生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的‘身边事’讲‘硬道理’。”海淀公安分局高校内保支队中队长王希介绍,分局整合高校资源,研发“6+1+X”课程体系:六大核心主题覆盖成长关键领域,特色警务技能展示点燃学习热情,30余项特色课程满足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专属教案,实现“幼儿园重感知、小学重体验、中学重思辨”的精准施教。
  高校志愿者李悦的创意课堂,让法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这群平均年龄21岁的高校志愿者,还把反诈知识改编成Rap歌词,配合着炫酷的动作,连巡查的教导主任都忍不住跟着节奏点头。数据显示,这种沉浸式教学使学生安全知识留存率提升40%。
  安全教育实现可辐射成效
  “太可怕了,我爷爷总爱蹭免费WiFi,回家我得赶紧告诉他。”人大附中网络安全课上,一名初一的学生说道。就在刚刚,海淀公安分局海淀派出所民警陶军锋轻点鼠标,教室里突然跳出十多个“免费WiFi”信号:“这些‘李鬼’热点能在30秒内盗取手机信息,就像童话里的糖果屋--看着甜,吃进去要命。”
  “警学联盟·向阳童行”思政课已实现全区中小学全覆盖,建立“宣讲--反馈--改进”动态优化体系,78名民警宣讲员通过模拟法庭、逃生演练等 12 种实践形式,让安全防护从知识记忆转化为行为能力,更从校园宣传逐步转向家庭宣传。
  “有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会主动检查爷爷奶奶手机,卸载可疑软件,还教家人怎么识别诈骗。” 人大附中德育主任张勇见证着教育成果的延伸。200余场宣讲活动、10万余人次参与的背后,是安全防护网的持续织密。
  图/北京市公安局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