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平谷法院)召开“涉继承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介绍近年来该院审理的继承案件基本情况与治理举措,向公众进行司法提示,并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此次新闻通报会由平谷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许友刚主持。
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介绍,针对继承纠纷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案情条理复杂、矛盾尖锐敏感等特点,平谷法院在案件审理中摸索经验、优化流程,形成了专业化“平台+团队”、联动式“法庭+联席”、常态化“跟踪+回访”、嵌入式“普法+宣传”的全方位、多角度、多联动的解纷机制,由继承案件单一诉讼向多元解纷、实质解纷转变,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力促纠纷短时高效实质化解。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平谷法院共审理继承纠纷案件669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480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1.7%。自2023年起,平谷法院建立专业化“平台+团队”模式,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将辖区内家事类案件集中至王辛庄人民法庭审理,实现家事案件的归口管理,集中管辖。积极探索“法庭+联席”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联动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围绕辖区内群体、重点、难点问题协同会商讨论,力促多元化解纠纷;联动乡土法治力量,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围绕土地权属、劳动就业、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法律要点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基层解纷人员专业能力。
“四年间继承纠纷案件数量年均增长10%”“举证耗时更久,鉴定、公告等诉讼程序启动比例更高等,继承案件的审理周期往往更长”。通报会中,平谷法院王辛庄人民法庭副庭长李建伟用一组数据揭开继承纠纷的“面纱”。他介绍道,案件当事人人数众多、不动产争议凸显、法律关系交错、庭审情绪对立、遗嘱效力争议频发,这些都是继承案件的审理特点,也是处理继承案件的棘手之处。
基于继承纠纷的司法现状与案件特点,李建伟从纠纷预防、纠纷应对、案后执行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提示。在纠纷预防方面,建议被继承人尽早完善遗嘱与遗产规划,可以通过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等形式明确财产分配意愿,确保遗嘱形式合法。家庭成员应当妥善保留财产凭证,并鼓励家庭成员通过家庭会议等方式提前沟通遗产分配意向。
平谷法院王辛庄人民法庭法官助理苏星星通报了7个继承纠纷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代书遗嘱有瑕疵时的效力认定、打印遗嘱的构成要件、子女继承分割父母遗产时是否能扣除为父母先前支付的医疗费、被继承人死亡后所遗宅基地房屋被翻建扩建对已确定份额划分的影响、两份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以哪项为准、遗嘱继承人在知晓遗嘱内容时与其他继承人签订的遗产分割协议与遗嘱内容不同仍有效、未分得财产的外嫁女是否可主张分割父母遗产等多个问题,生动诠释继承法律规定,让法律知识入脑,更入心。
图/平谷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