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海淀区检察院开展“我是小小检察官”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

本站发表时间:[2025-04-1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通讯员/庄晓晶、符洪雪、巨敏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海淀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携手北京十一晋元中学开展“我是小小检察官”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15名中学生走进检察机关,通过庭审观摩、职业体验、案例研讨等环节,零距离感受法治力量。
  以案为鉴:庭审观摩筑牢法治信仰
  检校共育的首站,学生们走进海淀法院山后法庭,现场观摩了两场真实案件的庭审。检察官以“课前辅导”破冰,化身细致的讲解员,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刑事诉讼的整个流程,解答学生们关于逮捕条件、证据审查的疑问,让法律知识走出书本,走进现实。庭审中,公诉人针对辩护意见抽丝剥茧、释法说理,法官居中裁判的严谨姿态,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法槌之重在于公正”。通过真实庭审的“现场教学”,检校共育跳脱出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模式,以沉浸式场景激发青少年对法治程序的敬畏,让“课本中的正义”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信仰。
  以景育人:场景教学传承法治精神

  走进海淀区检察院院史馆,泛黄的老照片与闪亮的荣誉墙交织成一部检察奋斗史。学生们从“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等称号背后,认识到海淀区检察院发展的光辉历程,读懂了法律监督者的初心使命和担当作为。知识产权团队自编自演的普法短剧,更以轻松形式揭开商业秘密保护的神秘面纱。本次检校共育课程以“场景化学习”打破职业认知壁垒,通过展示检察技术发展与人文情怀,帮助青少年立体理解法治实践,激发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感。
  以思促行:案例研讨激活法治思维
  会议室里,学生们化身“见习检察官”,认真地研读案例,翻阅法条,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对案件定性进行自由讨论,展现出了非凡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检察官适时引入犯罪构成理论,引导他们从客观行为、主观要件逐层剖析。当学生们引用法条讨论犯罪构成时,法治教育已从知识传递升华为能力培养。
  活动结束后,“正义”“责任”“向往”成为学生们感悟的高频词,这正是检校共育价值的鲜活注脚。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坚定了学生们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和对未来热爱事业的追求,更是搭建起了检校沟通的桥梁。
  图/海淀区检察院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