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鸿杯”第五届京津冀大学生法学学术论文大赛暨2025年丽泽法务菁锐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致信精神,推进区域法治协同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和丰台区法学会主办、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协办、法律出版社中法评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常鸿杯”第五届京津冀大学生法学学术论文大赛暨2025丽泽法务菁锐研讨会正式启动。现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并拟于2025年10月在京举办颁奖典礼和研讨会。
一、征文主题简介
大赛鼓励参赛选手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问题开展研究:
1
数字经济法治化路径探索与保障机制研究
参赛选手可以聚焦于数字经济时代法治保障体系的整体构建和优化,研究智能经济与法治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既涉及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的发展,又涵盖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2
金融法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及完善策略研究
参赛选手可以聚焦《金融法》立法研究,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涉外法治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研究
参赛选手可以聚焦涉外投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法治问题。包括如何完善我国涉外法律法规以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变化,加强国际司法协作与仲裁合作,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
4
高质量法治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参赛选手可以聚焦京津冀等区域法治协同发展,就立法协同、执法协同、司法协同、法治环境优化协调等方面展开相关调研,并形成参赛成果。
5
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探索
参赛选手可以聚焦接诉即办改革、人口老龄化、婚姻家事及个人信息安全等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法治问题以及综治中心规范化和一站式解纷等法治化建设在促进基层治理发展的重要性开展研究,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目标。
二、参赛对象
面向且不限于京津冀地区高校全日制法学专业在读青年学生开展征文。
三、格式要求
1.参赛作品
须为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学术作品,参赛作品由学生独立或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
2.论文字数
本科生5000字以上、研究生8000字以上。
3.论文写作格式
应符合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引文统一采用脚注。出处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作者、著作名称、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次、页码;出处为期刊的,要依次注明期刊名称、期号、页码;出处为报纸的,要依次注明报纸名称和出版日期。文章体例可参考《法学研究》的要求。
4.论文相似度
论文与相关已出版文章相似度不得超过20%,参赛文章须提交一份论文相似度检测率报表。
5.参赛数目
每位参赛同学最多可以投稿2篇。
6.提交要求
参赛同学须在封面上标注自己的学校、学院、姓名、论文题目、专业、指导老师以及联系方式,文章的内容及脚注不得出现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
四、奖励方式
1.大赛将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具体安排如下:
特等奖:3名,单笔奖金3000元
一等奖:6名,单笔奖金1000元
二等奖:10名,单笔奖金500元
优秀奖:30名,单笔奖金200元
2.邀请获奖者参加颁奖典礼和菁锐研讨会。
3.推荐优秀获奖者到法律出版社实习;
4.主办方将在时机成熟时就优秀作品结集出版;
5.大赛还将给投稿较多的单位和学术团体颁发优秀组织奖若干个。
五、投稿方式
有意参赛者请于2025年6月30日之前将论文全文与查重报告以压缩包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邮箱lawcuebedu@126.com,邮件标题注明“京津冀高校大学生法学学术论文大赛征文+姓名”字样。
主办方预计于2025年9月在“首经贸法学院”“首经贸法律评论”公众号等平台公布获奖名单,并邀请获奖选手代表参加后续举办的颁奖典礼与探讨会活动。
此外,法律出版社有章法律知识服务平台(包含图书、论文、法规、案例、课程、观点等多个内容板块),为助力同学们撰写斐然佳作,特提供100个免费会员账号,先到先得。
1. 领取方式
添加微信客服有小章(ID:youzhangservice),并提供手机号,即可开通月度会员,通过账号密码登陆使用。
2. 登陆方式
https://b.ilawpress.com/或H5。
六、联系方式
欢迎大家关注“首经贸法学院”“首经贸法律评论”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回复“1”获取选手微信群聊二维码,请扫码入群,届时会有工作人员给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