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经济检察综合履职,凝聚反商业腐败合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5月9日,海淀区检察院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共建清朗商业生态”主题活动。活动向社会发布《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反商业腐败·保障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及《反商业腐败联合倡议书》,同时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征求代表意见座谈会暨企业问需座谈会。
海淀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主任程培衡,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曾涛,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晶,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聂俊杰,海淀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禄,海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石峰,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党委副书记、非公党建工作处副处长曹舟出席活动。市、区两级部分人大代表和辖区内10余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受邀参加此次活动。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姜淑珍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海淀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雷,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付强,检委会专职委员刘中发参加活动。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姜淑珍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既是海淀区检察院主动向同级党委、政法委、人大汇报专项工作的创新尝试,也是凝聚“保障营商环境”工作合力的积极探索。姜淑珍检察长介绍了“检察保障营商环境”的四大理念:一是立足司法办案,着力强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推进知产办、金融办、网络办“三办”专业化品牌建设,统筹四大检察职能,强化检察履职的贯通性、联动性、协调性,依法妥善办理各类涉企案件。二是锚定数智赋能,大力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全力推动“数字检察”向“数智检察”发展,加强与各类科技企业的联动合作,积极促进大数据法律监督能力提质增效。三是着眼企业需求,创新打造检企联络优质品牌。深入企业走访,贴近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法律“服务包”,努力实现普法工作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参与、从泛化覆盖到精准触达的转变。四是凝聚共治合力,助力培育法治营商沃土。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治理机制,形成同题共答、齐抓共管的反商业腐败治理格局,共同营造重视和支持依法保障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晶表示,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既回应了企业关切,又为全市办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参照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检察机关要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精准对接区域企业经营需求,提供专业性、前瞻性、国际化法律服务,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抓住数字时代机遇,构建重点领域法律监督数据模型的应用场景体系,强化技术性辅助、穿透式审查、实质性监督保障,依托科技助力检察工作与区域发展双同步。要加强联动协同治理,内向牵引检察行权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外向带动职能机关协同履职,凝聚区域保障法治合力,让“检察保障营商环境”工作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聂俊杰表示,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有力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就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与司法系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互动关系。区市场监管局将以崇法惟民为导向,守护公平市场环境,利用“预防—发现—惩处—震慑”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对商业贿赂高发的医疗卫生、平台经济等领域开展常态化专项治理。以守正创新为路径,破解商业贿赂顽疾,积极探索技术驱动、信用约束、社会共治等创新手段,构建精准高效的商业贿赂长效治理机制。以共治共享为目的,助力企业健康成长,将防治商业贿赂等违法风险纳入对企业的常态化指导,打造“市监有为、企业有感、市场有效”的营商环境。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付强发布了《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白皮书以近五年司法实践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商业腐败犯罪的总体情况与行业领域、涉案人员、犯罪手段等案件特点,全方位展示了海淀区检察院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检察办案模式”和重协同、重机制、重创新的“检察供给模式”,总结依法惩治商业腐败类案件的“海检模式”,为全市以及全国反商业腐败等经济犯罪检察工作提供基层经验和样本。
海淀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中发发布了《反商业腐败·保障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虚拟货币”“直播电商”“离职员工内外勾结”“受贿行贿一起查”等关键词,涵盖职务侵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类型,既有传统行业的“老问题”,也有新业态的“新挑战”。通过典型案例来呈现办案的过程和效果,展现检察机关反商业腐败的行动和决心,切实发挥以案释法、以案促治的功效。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雷发布了《反商业腐败联合倡议书》。该联合倡议由海淀区委政法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工商联、阳光诚信联盟十家单位共同发起,是检察机关探索构建商业反腐大格局,助力推动多元主体治理体系,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和法治保障的有效举措。联合倡议呼吁:海淀区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位从业者,都能成为反商业腐败的践行者、监督者和倡导者,让法治成为海淀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曾涛肯定了海淀区检察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和在反商业腐败检察领域形成的丰硕成果。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依法全面履职,推进高质量“法治保障”。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企业诉求为导向,深化双向互动形式。增强人大代表监督、参与检察工作的契合度,共同推进企业向前向好发展。二是筑牢发展根基,赓续中关村创新基因。企业自身要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与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合作,积极响应区级重大科技专项等制度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商业环境。三是加强协同配合,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精准打击、源头预防、协同治理”的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生态链。下一步,区人大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代表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环节后,海淀区检察院举办了“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征求代表意见座谈会暨企业问需座谈会。
会上,企业代表就反商业腐败、“创建高水平法治环境,助推新时代海淀高质量发展”人大议案等主题展开讨论,表示海淀区的良好法治环境是企业创业开发扎根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海淀区检察院通过创新数智赋能、多维检企联络,帮助企业划清法律红线,构建公平诚信的商业环境,使企业回归品质和效率的良性竞争。企业代表们提出要进一步依法惩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维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增强执法司法透明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北京服务”品牌成为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标杆。
海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石峰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区工商联与区检察院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法治护航企业发展的新路径。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本次海淀区检察院发布了白皮书、典型案例和倡议书,让企业深切感受到检察机关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关心。区工商联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海淀区检察院的协同联动机制,聚焦“两个健康”,创新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作出更大贡献。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认为,检察机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活动内容丰富务实、气氛热烈坦诚,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海淀区检察院依法严惩商业腐败犯罪,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呵护市场主体,注重普法宣传,持续强化商业腐败犯罪预防和治理合力。同时也提出,检察机关需要在新型犯罪定性、提升司法效率等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履职,继续发挥前沿优势、经验优势、科技优势,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企业需求,高质效办理涉企案件,以法治力量为保障海淀区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筑起坚实屏障。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禄表示,本次活动体现了法治实践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彰显检察机关重视人大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的检察担当。希望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进一步密切沟通联络,立足实际、突出实效,切实助力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把企业重点法治诉求的办理过程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让海淀区成为广大企业家和各类人才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热土。区人大法工委将通过“立法精准化、监督刚性化、协同体系化、创新场景化”四维发力,将“创建高水平法治环境,助推新时代海淀高质量发展”从议案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治理实践。未来需进一步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从监督和支持的双重维度,推动法治建设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新时代海淀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更鲜活的改革经验。
千帆竞发逐浪高,万象峥嵘启新程。海淀区检察院将以本次“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共建清朗商业生态”主题活动为契机,切实强化共识、凝聚合力,共同聚焦“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主题,提升“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履职能力,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质生产力示范区贡献更优、更实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