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政法要闻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法律电影论坛

“法律电影-法律与电影在春天约会”在京成功举办

本站发表时间:[2025-04-2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4月22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期法律电影论坛在北京首创?郎园 Station 橙色空间圆满落幕。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特约活动,本次论坛以“法律电影-法律与电影在春天约会”为主题,吸引了法律界、电影界众多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法律电影创作、法治文化传播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原负责人侯光明,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编剧、作家宋方金等嘉宾出席。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郭德忠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法律电影作为法治文化的生动载体,创作时不仅要具备艺术张力,更要严守专业严谨的底线。”侯光明在致辞中对近年来法治题材电影呈现出的数量增长、题材多元,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成为新型普法方式等成绩表示肯定,并期待未来法律与电影融合拥有更多可能性。
  论坛期间,多位法律界与影视界专业人士带来了专题报告。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人和策划人,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毅,首次从学理上系统阐释了法律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概念与分类,并重点分析了法律电影的美学意义、社会功能和产业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承韪聚焦法律电影创作中的法律规制边界问题,在创作自由与法律规范之间寻找平衡,为创作者厘清思路。北京电影学院教师、法学博士刘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精准揭示法律电影中常见的法律疏漏,给创作者们敲响专业警钟。
  圆桌讨论环节,学界与业界代表结合工作经历与个人思考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法律电影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平衡好艺术性与真实性。编剧宋方金在总结中呼吁:“法律界与电影界应进一步深化合作,让法治文化借助光影的力量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法治文化与影视艺术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这场跨界对话和专业研讨,为法律电影创作指明方向,助力影视行业规范化发展。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