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110为民保安宁 > 110专递

大龄“恨嫁女”网遇“高富帅”

本站发表时间:[2017-01-09] 来源:北京110 作者:

婚恋诈骗犯罪是指不法分子利用婚介结识被害人,或以恋爱名义与被害人交往,进而在交往中实施诈骗。 

婚恋诈骗案中,28岁至40岁的女性被害人约占70%,她们多为离异或感情受挫的女性,对组成家庭有强烈的需求,获得一点点关怀温暖就容易麻痹。所谓“剩女”恨嫁,离异愁嫁,她们急于完婚,戒备心更低。 

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是行骗多次,且有如下特征: 

特征一:伪装“高富帅”。一些女性渴望嫁一个有钱有地位的成功人士,犯罪嫌疑人抓住女性这种心理,虚构自己的身份信息、经济实力和家庭背景,假扮老板、政府机关领导、高级军官、律师等精英阶层,利用这些光环骗取女性的信任。 

特征二:巧立名目要钱。犯罪嫌疑人最常见的骗钱借口是资金周转不灵、亲人或自己生病住院、需要买结婚用品等。或者打着帮助被害人投资理财、开办公司、移民、买房、办事等幌子要钱。 

特征三:“街头男”骗了“高知女”。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基本无业,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但社会经验丰富,会见机行事,善用甜言蜜语哄骗女性。而被害女性多为公务员、公司职员,层次较高,工作环境较为单纯,接触社会阴暗面很少,一旦对犯罪嫌疑人建立信任,往往不遗余力地解囊相助,缺乏必要的警惕。 

真实案例: 

邱女士通过某婚恋网站结识一名自称是香港富商某单身男性,二人通过网络几次交谈后,对方表示非常喜欢邱女士,希望可以进一步发展。几个月后,双方便以夫妻之名相称,在博取邱女士信任后,对方就以投资香港六合彩有高额回报为名,分两次骗取邱女士1.5万元,随后从网上消失。此时,邱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 

北京110温馨提示: 

婚恋诈骗并非防不胜防,只要提高警惕,不难识破。在交友中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所谓的“多金男”“精英男”,对通过网络结识的婚恋对象要进行深入了解,一定要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查清对方的家庭情况。当对方以各种理由借钱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警惕心理,多加分析,不要轻易允诺。女性在遭受诈骗等侵害后,更不要碍于面子忍气吞声,一定保留好借条、汇款记录及相关的聊天记录、短信等证据。及时报案,配合公安机关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