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里,大家纷纷发出了诸如“‘七一’建党节,重走红军长征路。我想说:‘我爱你,我的祖国’……”之类的建党节祝福,并配上了一张众人高举右手,在婺城区沙畈乡革命老区——银坑村粟裕将军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的照片,引来了众人的纷纷点赞。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7月1日,来自金华市委宣传部、婺城区委宣传部机关党支部与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党支部等多个单位部门的党员们来到沙畈乡银坑村为党的生日献上了精心排练的节目。并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铿锵有力,穿越历史时空,依旧热血澎湃,正是每一名党员对党的庄严承诺。
据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大家满怀崇敬,来到银坑村,追寻当年红军挺进师的红色足迹。建党节当天,来自市委宣传部、区纪委、区府办、白龙桥镇东俞村、金华四中等多个单位部门的党支部来此。沙畈乡银坑村村支书陈凯良说:“‘七一’期间,我们每天都要接待近千人来此瞻仰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光荣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熏陶。”
从金华婺城区一路向西南,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同行的当地人提醒,现在车轮下的银坑公路,就是当年在粟裕将军亲自关心下,修建起来的通村公路。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的带领下,曾经在婺城区沙畈乡银坑村扎根3年,留下一段传奇。
在这里,挺进师汇合闽浙边革命力量,先后开辟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在这里,挺进师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让浙江的革命烈火越燃越旺;在这里,挺进师从战略上策应了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的长征,保存和培养了一批坚强的军政干部,为中国革命在南方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如今,沙畈乡银坑村村两委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起红色文化长廊、粟裕将军纪念馆、粟裕将军纪念广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等革命题材设施。目前沙畈乡银坑村已经成为金华市爱国拥军教育基地、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眼下,银坑村的“文化游”发展模式日渐成熟,吸引了人气,带动了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热卖,村民的年均收入至少增加10%以上。不仅如此,该村还通过辐射带动,促进了沙畈乡文化礼堂经济圈的形成。目前,该乡的周村、高儒村、亭久村文化礼堂建设,也融合了卢文台治水文化、儒家礼教文化、白沙文化等,挖掘并打造了明代武馆、传统古村落、明清古建筑等多个文化景点,已吸引了上万人前来参观,每到周末自驾游十分闹猛。
乡村文化游正成为百姓生活的一种新时尚、新选择。革命老区婺城区沙畈乡银坑村是粟裕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粟裕抗日遗址红色文化礼堂”成为婺城品牌景点,到这里“重走长征路、感受红色文化”的人络绎不绝,既有金华本地的,也有龙游、遂昌等地慕名而来的。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该村已接待考察团上百批,加上散客超万人。
一个离市区需要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偏远山村,如今吸引了来自周边各县市区的游客前来游玩,谈起缘何银坑村能持续红火到现在?村支书陈凯良说,这完全得益于区里推出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并将其作为乡村文化游开发试点村。
据介绍,银坑村文化礼堂2014年建成,去年该村按照区里提出的“打造文化礼堂经济圈”的思路,在宣传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着手将文化礼堂打造成红色乡村景区,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当地红色文化进行了充分挖掘,陆续建起红军游步道、粟裕展陈馆等10多个红色旅游景。
沙畈的乡村文化游全域化是婺城区探索发展文化礼堂经济圈的一个缩影和重要成果。一直以来,婺城区宣传文化部门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思路,跳出文化抓文化,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结合并借助旅游部门推出的乡村游线路,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化游。
截至目前,婺城区已初步形成沙畈、琅琊、蒋堂、箬阳四大文化礼堂经济圈,出现了方兴未艾的乡村文化观光旅游经济发展浪潮,接待游客不断增加,同时带动了农户就业和收入,文化礼堂经济圈初具规模。
热点解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