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 > 媒体聚焦

不平凡的建党节 市住建系统全力决战城区最强降雨

本站发表时间:[2017-07-03] 来源:红网 作者:李彩虹

6月30日晚11时,常德市城区夜间迎来了近几年来的最强暴雨,6小时内降雨量达到93毫米,是去年同期的2倍(去年7月3日城区降雨为12小时90毫米)。面对暴雨的来袭,市住建局系统上下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认真贯彻中央和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和市委副书记周德睿在市防汛防涝调度会上的指示精神,迅速启动城区防汛防涝应急体系,全力以赴、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到城区防汛防涝工作中去,切实保障了城市市民安全出行。

一、城区没有出现大面积内涝。

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常德市委、市政府通过全力实施城区“三改四化”(及时勘查修复损坏、淤积管网)、城市水系(排水渠)治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增加蓄水能力),城市地下管网这项“良心工程”效应已经凸显,我市的城市排水生态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和显效,完全符合海绵城市对老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要求。特别是在去年紧急应对城区特大暴雨的过程中,市住建局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现场勘查,系统分析,重点解决了新老城区存在的8处内涝点问题:包括新老城区结合处的道路沿线渍水的问题、城区主要内河水系穿紫河沿线的部分排水机埠建设进度问题、部分路段和主要道路交汇处地下管网损坏,排水系统功能恢复问题、新区道路功能设施配套问题、老城区排水系统(如护城河)在整治改造过程中设置的临时卡口问题、排水交汇处的过水渠道狭窄等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昨晚到今晨城区出现的9处地段积水问题(大部分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项目施工和建设进度有关),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应急处置和科学调度,截止7月1日中午1点左右,朗州路铁路桥、汽车总站、桃花源路等地段的积水已全部抢排完毕,恢复通行。目前仅有西部城区的两师两校区域正在抓紧力量抢排。

二、防涝决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通过全力奋战,目前,城区的桃花源路、朗州路铁路桥、白马街、金凌路、北站巷、过江隧道、高泗路、芙蓉路菜市场等8处积水已逐个消除,恢复通行。主要基于以下五个到位:一是城区防涝指挥部24小时值守和调度指挥到位。各防汛防涝分队的巡查问题情况能在第一时间通过防汛排涝微信群及时上报到指挥部,由指挥部分级调度指挥,确保应急保障的人力物力资源能高效调度和运转,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同时,也通过实战来磨练了住建队伍。

二是领导带班分片巡查到位。党委书记、局长黄金陵与局各党委成员一道,兵分两路,全部奔赴防汛和防涝第一线,各负其责,通宵奋战到城区积水消退。局长黄金陵对9个积水点逐个进行指挥调度,时刻关注雨情产生的影响,有的积水点轮回巡查调度达到4次。局系统单位领导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同步加强了现场巡查,确保了防涝巡查和处置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应急措施到位。包括对城区积水点的动态巡查定位、抢排设备的准备、市政全时段道路安全巡查、排水机埠24小时守、应急设备车辆整装列队(包括建筑业企业、投资公司的应急水泵设备等)、应急队伍和增加的5个预备队伍等措施均按部署到位,所有应急保障资源调用全部实行分级报告、指挥部一级调度,不打乱仗。在聚宝机埠、朗州路铁路桥等重点积水地段的抢排过程中,局系统干部职工和和建筑企业联合组成的5支抢险队,均做到了迅速集结、按时到点、保障到位,战斗力强、设备运行无故障,确保了防涝决战的胜利。此次应急排险共出动3只突击队,50人,抽水设备6台,发电机3组。

四是住建局分指与水利部门的防汛支援对接到位。包括南昏水闸、花山闸、柳叶闸、杨桥河等农排机埠开机调度,穿紫河提前“腾库”等全市联动防涝协调工作等,均实现统一行动听指挥。如桃花源路的积水抽排涉及到渐河减低水位问题,穿紫河提前空库涉及到的南昏水闸提前排水的问题,均实现了协调一致。

五是防涝值守纪律督查到位。局纪检组成的值班纪律巡查组实行全日制的巡回督查,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责任到位。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