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全国两会看政法 > 媒体报道

多项委员提案建议在立法中被吸纳

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报告解读

本站发表时间:[2017-03-04]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高校新校区建设此起彼伏,而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校区则在拆除中被逐步蚕食,对此感到忧虑的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国务院应尽快制定《标志性大学校园保护条例》。

“提案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标志性大学校园的评定标准、申报评定程序、授牌和悬挂、保护内容等方面进行明确。后来,教育部与国务院法制办对此进行协商,称要积极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侯欣一今天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侯欣一的提案经历,是政协委员提案推动立法的缩影。

据了解,2016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交提案5769件,立案4279件,转“意见和建议”1159件,并案230件,撤案101件。

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报告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全国政协在多个领域的提案建议,很多都在立法过程中被采纳。

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提案1718件,覆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等方面。

其中,关于明确网约车服务标准、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建议,交通运输部等在制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时予以采纳。

在政治建设方面,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提出提案322件。其中,关于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正在组织有关方面研究论证。关于治理懒政怠政、建立监督举报投诉制度的建议,中央纪委等以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查处懒政怠政典型问题力度。

在文化建设方面,围绕发挥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用、充分利用筹办冬奥会的历史机遇等,提出提案460件。其中,关于发挥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作用的建议,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将此列入《“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

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提案1344件,涵盖了做好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人员安置工作、建立新型社会化养老体系等方面。其中,关于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建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予以采纳,出台《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5项规章制度。针对提案反映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问题,公安部等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治理大气雾霾、快递业包装减量化等,提出提案303件。其中,关于推动节能减排、治理大气雾霾的建议,国家能源局等在推进燃煤发电清洁化、调整供热能源消费结构等工作中予以采纳。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20日,99.84%的提案已经办复。其中,已经解决或采纳的占17.17%,拟解决或拟采纳的占67.13%,作参考的占15.7%。


[供稿单位: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