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柔肩担正义 温情铸法魂
看起来娇小柔弱,但却踏实肯干,有工作热情,做事利落干练,这是同事们对房山法院长阳法庭副庭长李亚丽的评价。从事审判工作4年,2016年结案992件,无一发回改判。她用青年法官的热情书写着审判工作的华丽篇章,用对法官职业的热爱铸就着对公平正义的无限追求。
冲在最前线的速裁先锋
李亚丽,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房山区法院,先后任职于执行庭、民一庭、长阳人民法庭,于2015年成为第一批员额制审判员。因其优秀的工作能力、突出的工作业绩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她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先后获得院优秀工作者、审判业务优秀人才奖等荣誉称号。进入房山法院工作7年,从事审判工作4年,李亚丽已经成为长阳法庭名副其实的青年业务骨干。
长阳法庭虽是派出法庭,但其管辖的区域包括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良乡以及龙头发展区域长阳,每年3000件左右的收案量居房山法院各派出法庭之首,案件类型也是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庭室做速裁工作其挑战性可想而知。“做就要做到最好”,秉持这个决心,李亚丽扛下了庭里简易组的重任。案件量大且需快审快结,一天下来真的很忙、很累,简易组一审一书一助三个小女子手里长期保持200来件未结案,每个月费尽全力结出一大半,马上就会有足量的案子补进来,让人不能有丝毫懈怠。
半天需送达30余个案件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审判任务,她每天都安排了做不完的工作,阅卷、开庭、调解、制作文书,每一个卷柜里,甚至书桌上都是满满的案卷;她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棘手的情况、难以决断的各种状况,常常是刚解决一个问题又冒出一个新的问题;外出送达,她与助理常常半天就要完成30余案的送达工作,虽酷暑难耐,但却滴水未进,因手里满是卷宗已经没办法再多拿一瓶水,她说:“速裁组的工作就像手术台上的医生,没有时间做更多的交流,几个字交待下去,其他人便要理解到位,并迅速完成工作。”
在简易组,为了提高结案效率,必须集约案件处理模式,所以合并审理是常见的审判模式,座无虚席、旁听人员都被挤到了楼道里,这是简易组法庭内的常见情形,二十几个案件开下来常常要到下午一点才能结束,书记员说打笔录打到最后脑子已经迟钝了,而李亚丽更是说话说到嗓子都哑了。功不唐捐、玉汝于成,2016年李亚丽共结案992件,其所带领的速裁组在2016年用不到全庭六分之一的人员力量审结全庭三分之一以上的案件,成绩着实喜人,但背后的苦辣酸甜只有她们自己知晓。
调解结案维护邻里和谐
楼上漏水、楼下被淹的案件是长阳人民法庭的常规案件,这类案件虽然通过判决结案比较容易,但她总是希望能通过自己再多一点的努力让双方达成调解,她总是说:“双方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一旦选择判决,不但要因鉴定、评估而产生高额的诉讼成本,还会伤了邻里和气。”
原告李某就是这样一起案件的原告,因为被告张某家漏水导致原告房屋被淹,双方协商不成,李某将张某诉至法院,可张某态度十分恶劣且怨气十足,李亚丽意识到这个案子可能存在其他的争议。果然,通过开庭调查,李亚丽得知被告张某也是漏水事件的受害者,因为整个事件是由地埋暖气管线破裂漏水引发的,而地埋管线是开发商预埋好的,所以被告张某根本无需承担责任。“新装修的房子,没住几天就被泡了,开发商还不配合维修,现在又被告到法院。”被告张某心里满是委屈。
这种情况下,李亚丽及时向原告释明可能存在其他责任主体,原告立即追加开发商为共同被告,开发商到庭之后同意对原告李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承担维修义务,但难题又来了,被告张某表示不把他家的赔偿问题解决了就不同意拆地板维修,李亚丽当即决定将原告及被告家的赔偿问题一并调解解决,在多番努力后,开发商与被告也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原、被告双方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事后,原、被告感激地说:“谢谢李法官,您的调解解决了我们两家的难题。”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