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兴法院新收执行案件15481件,同比上升34.78%;结案15473件,同比上升34.79%;执行到位金额61.46亿元,同比上升16.51%;基本解决执行难收官攻坚工作平稳推进。
按照落实司法责任制和裁执分离改革的要求,大兴法院于2016年4月试行团队化执行模式,2017年5月全面推开团队化执行机制改革,设立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执行实施庭和执行裁判庭,组建若干执行实施团队、执行事务团队和执行裁判团队。2018年,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这一年,我们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推进改革,继续做大做强执行团队,将司法警察编入团队,配备优秀法官助理、司法辅助人员增强团队力量,强化法官统领作用,团队运行机制更加优化。这一年,我们秉承“管理就是生产力”的思维强化科学管理,按期通报各团队办案质效,分别制定法官助理、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考核实施办法,突出团队长法官对团队成员的考核管理职能,提升团队凝聚力。这一年,我们坚持“典型引领、百花齐放”的方针加强培育,定期总结执行团队的工作经验和先进做法,全年召开8次执行法官联席会议和29期“执行微课堂”交流工作经验,孕育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的执行团队。
赵鑫团队是团队化改革中涌现出的优秀执行实施团队代表。团队组建于2016年4月,是大兴法院试点执行团队之一。团队以“大要案”执行为定位,专门办理大案、要案、难案。团队实行模块化、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并逐步形成“望、闻、问、切”四步“诊疗式”工作方法。团队成立至今,累计办理各类腾退案件282件,疏解腾退土地25万平方米,其中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腾退案件17件,执结涉众案件1200余件。2018年6月5日,赵鑫团队开展北京法院首期执行全媒体直播活动。直播中,该团队充分运用“诊疗式”团队执行方法,顺利突破被执行人设置的种种障碍,查获被执行人存在关联公司的“铁证”,圆满执结案件,受到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1200万名网友的高度评价。这样的工作成效绝非一日之功,得益于该团队身经百战的经验积累。2018年全年,赵鑫团队执结案件2916件,同比增长122.4%。2018年8月,赵鑫执行团队被评为首届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
财产处置团队是我院为解决财产处置难题重点打造的事务性集约团队。该团队由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辅助人员、1名法警、N名拍卖辅助机构人员组成,统一办理财产处置环节的产权核验、现场勘查、价值评估、上网拍卖、预展看样、过户登记、腾退交付等工作,最大限度提升事务性工作的集约化水平。该团队的组建和有效运行,解决了长期以来法官查扣财产后因事务性工作过多怠于移送处置及因流程节点衔接不畅导致的处置周期过长等问题,处置质效明显提高。2018年,陆续开展“火红五月”拍卖专场、不动产拍卖专场、酒品拍卖专场等集中处置活动,在全市法院率先引入网络大数据评估机制,已累计完成73套房产的网络询价工作,为当事人节约评估费用近百万元,缩短处置周期近30%。全年发布拍卖标的593件,成交率98.99%,成交额4.72亿元,为提高案件实际执结率奠定基础,工作成效得到上级法院充分肯定。该团队投标的《网络拍卖疑难问题研究》顺利中标最高人民法院执行重点课题。
执行裁判团队是我院最具特色的办案团队。该团队集中行使涉执行事项的审查、审判权,不仅通过裁执分离加大对执行行为的监督力度,同时通过专业化裁判强化对执行实施工作的支持。该团队围绕执行转破产案件的审查移送和拒执罪案件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先后制定《执行异议及诉讼案件流转规范》、《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操作指引》、《关于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强与区公安分局、检察院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细化“拒执罪”案件移送程序,并于去年4月成功宣判首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案件;指导实施团队移送多起执行转破产案件,涉及关联案件332件,执行标的2.71亿元,促使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顺畅地退出执行程序,推动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