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小创新带来大变革 聚焦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微创新” > "微创新"优秀案例

高院诉服办:创新“四化”工作机制回应群众

本站发表时间:[2019-12-29] 来源:京法网事 作者:

 

2019以来,北京法院不断健全完善“四化”工作机制,畅通联系法官渠道,着力解决法庭之外当事人联系法官难问题,取得明显成效。1至9月,全市法院通过12368热线、审判信息网、给大法官留言、微诉服等诉讼服务平台共收集群众联系法官诉求274893条,诉讼服务部门直接处理各类诉求241369个,形成联系法官工作任务单33524条,工单办结率同比由86。93%提高至96。45%,确保当事人的关切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运转制度化,构建“收转办督”工单办理机制,打通联系法官绿色通道。市高级法院诉讼服务办公室出台专门工作规范,搭建诉讼服务一体化应用系统,构建“收、转、办、督”联系法官工单办理工作机制,明确办理主体、优化办理流程、严格回复时限、规范督查考核。“收”即指在覆盖实体、热线、网络的多个诉讼服务平台,建立专门联系法官渠道,方便当事人和律师提出联系法官诉求;“转”即对于当事人提出的诉求,生成工单后统一通过诉讼服务一体化应用系统,根据诉求类型分类处理或转办;“办”即工单转办至法官内网办案系统后,法官需严格在规定期限内对工单进行处理和回复,当事人和律师可在外网直接接收查看法官回复内容;“督”即系统对工单办理进度、留言办理节点等进行实时追踪,到期未回复的,系统自动发出催办通知和督办提示,并将督办提示同时发送给庭室负责人及分管院领导,便于院庭长加强管理,督促落实。

二是分工精细化,健全事项分类和任务分流,促进联系法官工作更加科学有效。诉讼服务部门与各审判部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市高级法院通过对平台数据的梳理汇总和深入分析,将当事人、律师联系法官的诉求归纳为案件查询、提交申请和材料、诉讼咨询、投诉信访举报、直接联系法官等五类常见事项。各院诉讼服务部门专设程序分流人员,强化分类筛查能力,对诉求内容有效甄别后,分别处理。属于简单事项的,由诉讼服务部门第一时间直接答复;属于涉及审判权行使或与案件密切相关事项的,由案件承办法官答复。诉讼服务部门不仅发挥诉讼服务前端“中转站”作用,更尽可能发挥“过滤器”作用,处理了90%的联系法官诉求和事项,既切实减轻法官工作负担,又有效缩短回应当事人诉求工作时间。

三是保障信息化,强化技术支撑,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诉讼服务部门加强同信息技术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联系法官工作模式的迭代升级。依托诉讼服务一体化应用系统,有效汇聚不同诉讼服务平台的联系法官诉求,通过匹配留言人姓名、手机号码、证件号码等信息,实现重复留言合并办理,自动显示历史处理记录,有效减少多头派单和重复派单。此外,面向法官的工单办理期限即将到期的提醒、超期督办提示、法官通过手机等移动端智汇云APP的答复、重复留言合并办理、审判团队内部工单办理任务分配等系统信息化功能均已实现,运行状况良好,极大便捷了法官回复当事人诉求。信息技术部门坚持创新,继续在优化系统操作界面、深度数据统计和查询、重复留言自动标记和筛查等功能上加大研发力度,切实提高效力。

四是监督常态化,做到实地督查与日常通报同发力,倒逼责任落实到位。市高级法院向全市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回应群众诉求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院加强对联系法官工作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工单办理制度。按照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加强内部管理活动的部署要求,市高级法院诉讼服务办公室成立专班,将联系法官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分赴全市各中、基层法院开展现场调研和督查检查。各院普遍高度重视,一中院从五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加强联系法官工作,三中院建立“1表1线1群”机制实现联系法官回复率100%,海淀法院建立“三分法”精准破解找执行法官难,丰台法院建立群众来访24小时法官回电响应机制,当事人联系法官更加便捷高效。加强考核督促,市高级法院将当事人联系法官工单的办理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促进法官积极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同时,定期发布《给大法官留言工作摘报》和《诉讼服务工作月刊》,及时通报工单办理情况。全市多家法院也建立了具体到责任部门和承办法官的通报制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促进责任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