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第五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 专家故事

赵玉东:吾无他长,惟履实地

本站发表时间:[2021-03-24] 来源: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时隔多年,赵玉东仍时常回想起刚入职的那几年。白天跟着师傅开庭问话、外出送达,认真研习查明事实的脉络,仔细揣摩与人沟通的技巧;晚上把手边杂乱的材料整理成一本本厚实的卷宗,再对照法条,将飞舞的思绪转化成缜密的逻辑,落到指尖形成判决初稿。那翻阅案卷的沙沙声、敲击键盘的哒哒声、订卷电钻的嗡嗡声,便是他记忆里梦想开始的声音。

  岁月不语,一晃十六年。当年那个书记员如今已成长为第五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安静能让人思考,而思考能予人力量。”这位专家,静而有力量。

  一腔赤诚

  用情怀传递温度

  在基层法庭工作七年,独立承办案件五年,结案1645件。从物业供暖、交通事故、抚养赡养等简案快刀手,到分家析产、租赁合同、拆迁补偿等繁案主力军,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庭长,赵玉东的工作角色不断转变,但初心始终不改。“办好案子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让当事人信服,还要尊重当事人努力化解其心结,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这个官司我输了,但我服!”这是一个被驳回诉讼请求的原告对赵玉东说的话。“为了我的事你们尽力了,我也不再为难你们了!”

  聊起这起案件赵玉东感触颇深,他说这是让他感到压力最大的一起案件,也是他承办的第一起当事人败诉反而表示感谢的案件。

  这是一起租赁合同纠纷,原告以涉案土地被强制征收为由向出租人主张经济补偿,且情绪异常激动,起诉前出现过跳楼等过激行为,起诉后几乎天天询问案件进展,甚至以在马路上别法官车的方式给法官施加压力。赵玉东仔细分析案件后一次次向原告释明,“双方只签订了租赁合同,双方并无拆迁补偿关系,诉求拆迁利益依据不足”……但原告听不进任何的释法答疑,反而情绪越来越激动。

  “于法,原告的诉求很难得到支持;但于情,我却能体会她的那份无助。”赵玉东认真梳理当事人提交的每一份证据,仔细查勘现场,耐心倾听原告的叙述,并在判决中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其答疑释法。宣判当天,原告流下了眼泪,她接受不了败诉的结果,但理解和感谢法官的辛苦付出。

  刚调到执行一庭担任庭长时,庭里就受理了一件棘手的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早已剑拔弩张,但是拆除被执行人侵占申请人宅基地上房屋的执行行动因被执行人的病情恶化几度放缓,申请人态度强硬,扬言法院再不强制执行就自己找铲车推房。

  赵玉东仔细翻阅了审判卷宗和执行卷宗,查看了现场情况,并约谈了双方当事人,对案情有了深入了解。随后赵玉便与承办法官沟通,阐明自己的观点:“此案可以向执行和解的方向努力,不必强制执行。”承办法官将信将疑,双方矛盾如此激烈,如何能调解成功?第二天,赵玉东带着承办法官再次来到现场,将村里的干部和双方的亲属都叫来协助调解,苦口婆心分析利弊和解决方案。双方最后商定:房屋保持现状,待将来拆迁双方按实际所有权情况分割拆迁利益。

  就这样,一起耗时几年的硬骨头案件就这样顺利化解。后来,此案以微电影“梨花开了”的形式被搬上屏幕,传播文明执行、善意执行理念,并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新闻传播优秀短视频。

  一份专注

  用勤奋构筑深度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赵玉东结合司法实践撰写了大量论文、案例、调研等文章。他牵头撰写的近20万字的《评查案件分类汇总及解析提示》和《案件审理流程与裁判规范》一度成为该院法官办案和新入职法官助理学习的内部热门文件。

  “我习惯早睡早起,有了孩子后更是如此。每天早起一小时把闪光的思路写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很有收获。”赵玉东常对新入职的同志说,“你们现在是最有条件的,年轻力壮,时间充裕,要多留些时间和自己对话,深入思考不断总结提升自己。”

  时间需要一点点地挤。2011年5月,赵玉东的大女儿呱呱落地,沉浸于初为人父的喜悦,也惆怅于论文交稿日期的紧迫。每天照顾妻子入睡后已是半夜,来不及休息的赵玉东打开笔记本开始奋笔疾书。点滴时间的拼凑利用,终于如约定稿,并在2011年12月荣获法院系统第二十三届学术讨论会全国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入选《全国法院专家型法官裁判意见精粹》一书,为统一宅基地房屋析产继承案件的裁判尺度做出了贡献。同年,赵玉东被评为北京法院第一届民事审判业务标兵。

  进步依靠一次次地尝试。当被问及为何耗费这么多精力在写作上时,赵玉东说:“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成长,分享智慧才能共同进步。”工作中,他不仅自己积极写作,还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作。在担任执行指挥中心主任期间,赵玉东带领本部门几位年轻同志深入调研网络司法拍卖中的疑难问题,发布该院历史上第一部执行业务白皮书,并以此为基础撰写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网络司法拍卖疑难问题研究》,获评为优秀结项。他还积极参加强制执行法立法建议的起草工作,参与撰写的《强制执行法草案修订暨强制执行立法问题研究(分则)》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优秀调研课题。工作期间,赵玉东撰写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2项。

  他坚信业精于勤,在司法实践中汲取营养,每一篇作品都源于对审判工作的深刻体验;他热衷于思考和总结,努力将法学理论与实际审判经验融会贯通。也正是这份坚持与专注,让他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种力量

  用智慧提升速度

  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再到审判管理,赵玉东的工作经历丰富,且在各个岗位都干得出色;而最令大家震惊的是,即使是跨专业的信息化应用,他也轻车熟路。

  在执行局任职期间,赵玉东发现办案过程中涉及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房产执行案件较多,而从执行局到亦庄房地局近30公里路程,来回耗时两三个小时,大量时间都消耗在了路程中。于是,他开始琢磨能否用网络查控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他的沟通联络下,院领导与房地局领导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进行研究。令人惊喜的是,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很快达成初步意向,但由于对网络查控的适用范围、网上签收的时间效力、电子签章的真伪识别等技术性问题仍存在很大分歧,合作的进一步开展一直停滞不前。

  随后,赵玉东接连几天反复研读相关技术性法律法规、反复思考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并一次次与技术人员沟通协调,最终提交不动产网上查控系统设计方案并顺利付诸实施。该系统的启用,将原来需要三小时完成的查控工作,缩短为三分钟,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法官少跑腿、让百姓多受益的三赢效果。2018年10月,该机制受到北京市相关领导批示肯定,并于2019年底在全市范围铺开。

  2020年2月初,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法院接待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由于保全工作涉及申请方、担保方、人民法院三方主体,工作流程较为繁琐,普通的网上立案系统无法完全适用。为此,赵玉东加快了年前就启动的网上保全系统的推进速度,并与驻京主要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引入网上担保机制,实行网上保全、担保一体化机制。全年通过自主研发的网上保全担保系统开展网上保全300余件,为保全申请人提供了便捷的网上服务。

  除此之外,赵玉东积极联络与北京市拘留所建立远程视频拘留系统、与京东公司联合开发“查评拍一体化”平台等信息化工作机制。其中与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及保险公司联合开展的“道交案件一站式解封”工作机制荣获2020年北京市法院微创新优秀案例。他将自己深深扎根在实际工作一线,用一个个微创新打造新格局。他说,其实自己想的很简单,就是用一些小机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每想到一个好的方案,都会兴奋不已并马上付诸行动。

  “审判业务专家,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基层的审判业务专家不仅要有理论上的造诣,更要做为人民群众定纷止争的实干家,我将继续求真务实,踔厉奋发。”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