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年专题 > 北京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 代表心声

党代表刘珍君:守护少年的你,我们这样做

本站发表时间:[2022-07-26] 来源: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6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

北京密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刘珍君作为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参会。

作为密云代表团中唯一一名政法系统基层一线党代表,在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刘珍君法官围绕“守护少年的你”主题,分享未成年人保护的那些事。

人物故事

刘珍君,女,1985年1月出生,山东巨野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09年进入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研究室、双井法庭、立案庭工作,现为刑事审判庭副庭长。

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北京法院第四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民事审判业务标兵”、第十届北京市法院系统先进法官、北京法院第五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立案(速裁)业务标兵”、第十一届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区政法系统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

2022年当选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对于一名法官而言,这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法槌敲响的声音。”

  ——刘珍君

“我始终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刚刚参加工作时,刘珍君被分配到研究室工作,在各种报告、调研、信息等材料的摸爬滚打中,她逐步体悟到,系统的思维能力和大量的原始资料占有是写好材料的第一步。她逐步养成每天大量阅读和做摘抄的习惯,在一遍遍的修改中,她执笔的调研报告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法院优秀调研文章二等奖,多篇调研文章被相关刊物采用。

独立办案后,为了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她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庭梳理当日工作,每周利用一个休息日在法庭加班。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她完成了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积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驱四化”多元调解工作模式,共计审结各类案件2800余件。

“基层法院审案子,要做到‘心中有法律’,‘胸中有群众’,光坐在堂上不行,要走出去,到百姓中去。”

人民法庭距离老百姓最近,面对群众的需求也更为具体。在一起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因年代久远,多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对于买卖合同是否成立、是否有效存在等基本事实也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查清真相,她多次到档案局、村委会了解情况、收集证人证言,逐页整理买卖过程中签订的合同、存档的票据。她写了一份近9000字的判决书,事实清、证据明、法理透。二审维持原判后,当事人特地送来锦旗,称赞她“公正执法,公道人心”。

“每月一庭”巡回审判活动

作为党小组长,她牵头打造了“法官+”党建工作模式,先后与辖区多个基层党支部形成“点对点”法治共建模式,并建成全区首个“社区法官工作站”。2018年,牵头启动了“法官+”美丽乡村建设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推出每月一诊、每月一庭、每月一课工作机制,将“法官+”党建工作模式真正打造成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的载体。

“对于这些折翼的天使,我特别想像妈妈一样,温柔地托起他们受伤的羽翼,协助他们重新展翅,飞回自由而光明的辽阔天空中。”

2021年调入少年法庭工作以来,她积极转变审判思路,在坚持公正裁判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温情化解,依法高效审结涉未成年人刑事以及抚养、探望、侵权等民事案件,服判息诉率达100%。向刑事被害人家长发出首份《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督促被害人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积极延伸审判职能,牵头召开少年审判工作机制暨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录制《小谁说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微视频,多次组织中小学生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到中小学校讲授法治课,电话连线北京广播电台《警法在线》栏目,以“少年的你”为主题开展直播普法活动。

在她的推动下,少年法庭积极构建“1+4”家庭教育法治服务体系,以法院与区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作协议”为“1”个核心,开展心理疏导、法治校园、回访帮扶等工作,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