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4年专题 > 2024年度“北京榜样·检察英才” > 人民调解员

2024年度“北京榜样·检察英才”之汪珮琳

本站发表时间:[2024-08-27]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汪珮琳,女,中共党员,现任东城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她怀揣法治理想,扎根办案一线11年,以实干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护航首都金融安全,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她先后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务求极致,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践行者
  近年来,汪珮琳积极推动经济犯罪打击治理工作,所办14件案件入选全国、全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例、精品案件。她牵头办理多个重特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案金额累计达1600余亿元,创新践行电子数据专业审查机制及立体化追赃挽损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挽回财产损失。在办理涉案金额高达90余亿元的某非法集资案期间,她深挖“案中案”6件,从中发掘线索并审查办理涉案金额7000万元的洗钱案,也是当时全市范围内犯罪数额最大、手段最新、判罚最重的洗钱案。她通过参与论证、联动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开展反洗钱资金协查,为北京市首例“自洗钱”案件依法获判作出了积极贡献,陆续查办利用新三板股票交易洗钱案和利用不良资产交易洗钱案等新型洗钱案件,相关案件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十大司法案件、打击治理洗钱犯罪典型案例。她办理的北京首例打击“两卡”违法犯罪行刑反向衔接案入选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的涉“两卡”犯罪典型案例。
  不负人民,做以法治之光点亮民生的暖心人
  汪珮琳在履职过程中坚持倾听群众心声,以真心、真情化解矛盾,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她办理了一起利用拍卖藏品精准诈骗老年人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面对法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都较为薄弱的老年人群体,她和团队一家一家上门取证,经过不懈努力,依法将涉案金额从200余万追加至1400余万元,将被害人从76人追加至370余人,追捕追诉犯罪嫌疑人20余人。考虑到老年人受骗,是缺乏心灵的慰藉,更是缺乏随时在线的法律咨询,她给走访的被害人留下手机号码。曾经的被害人,80岁高龄的王爷爷,给她打来电话:“小汪,又有陌生人加我微信,可以帮助销售家中收藏品,这事儿能信吗?”她赶紧阻止了这场骗局。“小汪,我就信你,你说别给钱,我就不给。”老人的那句“就信你”,是对检察官的最高褒奖。为人民群众随时在线,是汪珮琳心底的司法温度。
  笃行致远,做不负时光逐梦前行的奋斗者
  “过去我理解是不进则退,现在却深感不快进则退”,汪珮琳始终以“一日不为、三日不安”要求自己奋斗进步,她先后入选北京市检察教官、北京市首批经济犯罪检察(金融领域)专家人才、北京市检察机关首批数字检察专业人才等,努力将自己锻造成集办案、监督、调研、宣传、授课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她多次参与最高检专项调研及规范性文件起草,积极为打击犯罪和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她多次前往国家检察官学院进行专业领域授课,前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进行实务授课,参与的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犯罪与刑罚”课程获评北京高校、职业院校思政示范课程;她不断优化金融检察“订单式”法治服务,长期为各大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等开展法治宣传;她策划的多部新媒体作品获全国检察新媒体优秀作品奖、全国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最佳创意奖、金融检察微课堂优秀作品奖;她积极参与理论研究,相关研究课题获评北京市法学研究优秀课题;她建用“幌子公司”监管治理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依托模型制发的检察建议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坚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秉持赤子之心,追逐法治之光,汪珮琳用“不做则已、做则至全”的工作态度,将青春投入火热的检察实践,不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