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4年专题 >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宪法知多少

宪法守护我的成长

本站发表时间:[2024-12-03]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宪法不仅守护我们的成长,更伴随我们一生。
  说起法律,大家可能会想到,危害社会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惩罚,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民事行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行规范,未成年人的权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障,等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仿佛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少关系。
  但实际上,前面提到的法律规范都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期普法中,和大家聊一聊,在我们的生活中,宪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我们。
  宪法规定了人民如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参与到各项国家政策的制定,社会规范的形成中去,充分行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大家如今虽然未满十八周岁,但是作为中国公民,同样有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为建设更好的国家和社会献计献策,等到年满十八周岁的那一天,拿着自己的选民证,选举或被选举为人民的代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同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每当过年的时候,家中长辈会给我们压岁钱。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的,8岁以上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到压岁钱之后,一般我们会交给父母进行储蓄。这时,父母也不能随意处置或挥霍我们的压岁钱。
  因此,我们的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可以委托父母保管,父母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在处置压岁钱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我们的意见,保护我们的权益。
  同时,宪法还保护我们的人格和人身权益。
  民法典进一步规定,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刑法也规定了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等罪名。
  校园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和同学就像我们的家人。但近些年,我们常能看到一些校园霸凌的案例,这些欺凌行为性质十分恶劣,侵犯了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欺凌者会因为其行为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与同学出现矛盾时冷静、友善处理,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这是因为宪法规定,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我们有义务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宪法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无法不和,国无法不兴,而宪法正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一部法律。对于我们每一位公民而言,我们要在生活中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从小开始,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