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4年专题 >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照片轮播

宪法朗读、有奖答题、模拟驾驶,这场地铁里的沉浸式普法,你打卡了吗?

本站发表时间:[2024-12-03]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西土城站到了,请从左侧车门下车,移步北京地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12月2日,海淀法院联合北京地铁运营四分公司“普法驿站”,在位于西土城站的北京地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办“与宪同行 法治护航”沉浸体验和现场普法教育活动。海淀区人大代表王春亮、吴春霞 、金丽丽、曹式蔚,花园路街道干部,海淀区前进小学师生,地铁乘客30余人现场参加。
  “欢迎体验小型地铁模拟驾驶器。地铁驾驶中,这些小细节与我们的安全出行密切相关。”
  活动开始,北京地铁公司法务合规部部长李茵、运营四分公司法务合规与企业发展部副部长张罗一带领大家体验了地铁模拟驾驶舱,从乘客转变到驾驶员视角,重新认识地铁在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安全考虑,潜移默化提升安全出行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宪法“声”入人心环节,由海淀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周元卿、北京地铁公司法务合规部副部长伍静领读,参与人员在现场共同朗读宪法。书声琅琅中,宪法精神在加速传递。
  在“零距离”法治课堂环节,北京地铁运营四分公司朱苔青为大家讲解了基地宣传展板,介绍了宪法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故事等。
  随后,海淀法院法官解于申讲解了海淀法院自制的未成年人专题普法展板。展板分为10部分,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等各个领域,通过校园欺凌、购买盲盒、校园安全、研学活动等生动案例,展示了宪法和法律在未成年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受到现场师生和人大代表的一致好评。
  “房屋买卖是否影响现有的租赁关系?”“交通事故车辆维修期间的通勤费用如何认定?”“用人单位对临时工是否有安全保障义务?”在趣味答题环节,参与人员通过基地电子触控设备和现场扫码方式进行趣味答题。
  题库由海淀法院结合典型案例、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结合安全出行要点共同研制。现场气氛热烈,乘客答题、提问,海淀法院政治部李婧怡、尹黎卉面对面解疑释惑,在互动中实现寓学于乐、趣味普法。
  答题结束后,参与人员还通过北京地铁公司设置的“幸运抽奖”环节获得宪法读本等小礼品。最后在基地打卡留念,留下了一场难忘的法治学习体验。
  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前夕,海淀法院联合北京地铁“普法驿站”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借助地铁这一北京市民身边的普法宣传阵地,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普法宣传,大力传播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未来,海淀法院将继续加强和各类主体在普法工作中的合作,进一步激活“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和普法驿站工作效能,有力提升普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针对性、精准度,为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