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年专题 > 2024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典型事例 > 事例

首家一站式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

本站发表时间:[2025-01-26] 来源:法治北京微信公众号 作者:
  全市首家仲裁院“一站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揭牌成立。该调解中心设在昌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员队伍由来自工会、企联、司法等多部门选派的38名工作人员组成,构建了集政策咨询、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审查确认、联动处置于一体的“一站式”工作模式,形成了多部门一体联动、多元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将有效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率。昌平区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事人申请的案件,调解中心在立案阶段第一时间介入,针对有调解意向的双方,各调解团队迅速响应,采取闭环处理,快调快裁,缩短案件办结时间;对调解后争议较大的疑难案件,流转至审理庭室,精审细裁,提高案件处理质量,“目的就是突出案件精准分流,加快劳争案件调处速度,使仲裁为民服务质效提挡升级。”自去年10月试运行以来,调解中心共选取案件900余件,调解成功460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机制从‘单打独斗’转变成了‘多调联动’的格局。”
  入选理由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任务。北京市昌平区仲裁院创新性地设立了全市首家“一站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该中心整合工会、企联、司法等多部门资源,构建了集政策咨询、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工作模式。这种多部门联动、多元调解的“大调解”格局,打破了传统“单打独斗”的模式,显著提升了争议处理效率。调解中心在立案阶段即介入,对有调解意向的案件快速响应,采取闭环处理,快调快裁,缩短办结时间;对复杂疑难案件则流转至审理庭室精审细裁,确保案件处理质量。自试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数百件案件,有效促进了劳动人事争议的快速、公正解决。此举不仅体现了法治政府建设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展现了政府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积极探索。它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争议解决渠道。同时,这一成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助于推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