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3日市政府发布通告,公布本市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以来,北京警方持续对无人机“黑飞”等各类涉无人机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北京市公安局10月14日通报,自8月3日至今已累计查处“黑飞”违法行为案件51起,行政处罚49人;对52名举报“黑飞”违法行为的群众予以奖励。
“黑飞”危害
未经官方许可或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无人机“黑飞”现象不仅是简单的违规行为,更是潜伏于我们身边的巨大安全风险。
(一)无人机“黑飞”伤人。2024年7月份,青海海西州一女子在湖边拍照时,一架无人机突然快速飞来打到脸部,无人机先是撞到帽檐,后撞到脸上,女子锁骨位置被螺旋桨划破。
(二)无人机“黑飞”干扰航空安全。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在未经注册登记、飞行活动申请、航拍任务申请的情况下,在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跑道南头附近区域飞行,危及航班飞行安全,造成部分航班延误。
(三)无人机“黑飞”非法拍摄涉密设施、敏感地区。2021年11月,国内某军事论坛发烧友罗某,为寻找较好谈资,利用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某新型军舰进行非法拍摄,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查处。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最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北京市人口密集,空中航线繁忙,历史文物建筑群集聚,水电气热油等民生保障单位较多,无线电应用范围也很广,无人驾驶航空器失控坠落容易伤人毁物,干扰正常无线电通信,会对特殊单位的调度救援工作造成破坏,与民航客机、军用机型碰撞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典型案例
北京警方公布了七类无人机“黑飞”典型案例:
01在郊区游玩拍摄风景时违规放飞
杨某某与其朋友姜某某、李某某一起到海淀区某景区游玩期间,擅自放飞无人机拍摄风景。经询问,杨某某承认未经批准擅自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杨某某予以没收器具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02明知故犯违规放飞
朝阳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朝阳区某写字楼门前发现有人操作无人机。接报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将陈某、唐某某等4人查获。经调查,陈某等人在明知北京市发布相关通告的情况下,仍然违规进行操作。最终4人被朝阳警方依法行政处罚,无人机已被暂扣。
03未成年人违规放飞
房山分局民警工作中发现,在某镇有人操作无人机飞行。经查,操控无人机人员为一名未成年人,未经空管部门审批擅自操作飞行。民警向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宣传普及了北京市无人机飞行管控法律法规,并对其监护人依法处以行政罚款。
04外地来京旅游人员违规放飞
聂某某随团来京旅游,在景区游玩时操作无人机违规飞行拍摄,被警方查获。经工作,公安机关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聂某某予以没收器具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05相关宣传拍摄活动违规放飞
范某某为拍摄宣传片,在西城区一办公楼附近,未经空管部门审批擅自施放无人机,被西城警方迅速查获。经询问,该人承认其未经批准擅自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其予以没收器具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06机场周边放飞
大兴警方工作中发现在大兴区安定镇大兴国际机场净空保护区内有人操作无人机飞行,民警立即出警到现场查找。经核实,该人承认其未经批准擅自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该人予以没收器具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07群众举报获奖励
接群众举报,马某在密云区一小区内,未经空管部门审批擅自放飞无人机,被密云警方迅速查获。经询问,该人承认其未经批准擅自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其予以没收器具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就在密云警方要对积极举报“黑飞”行为的热心群众给予现金奖励时,这位热心群众却婉言拒绝,并称“举报‘黑飞’行为是每位市民应尽的义务,这是我应该做的”。
政策解读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范围的通告,北京市行政区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此《通告》为长期性规定,任何飞行活动均需要报备,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实施的飞行活动就是“黑飞”。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十条明确,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到2万元的罚款。因此,大家在购买无人驾驶航空器后,要第一时间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简称UOM平台:https://uom.caac.gov.cn),进行实名注册登记以及器具备案,并查询适飞空域,切莫抱着侥幸心理“黑飞”。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监护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广大家长要对未成年人操控无人机加强法治教育和监管,向他们讲解无人机“黑飞”的危害和后果,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生活中要妥善保管好无人机,将其放置在未成年人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避免他们私自使用。如果未成年人确实对无人机飞行感兴趣,家长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陪同进行飞行活动,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警方提示
无人机并非“想飞就能飞”,每一次违规升空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无论是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还是维护空域秩序与国家安全,遵守飞行法规都是首要前提。建议每一位无人机使用者,主动完成实名登记、提前查询并严格遵守所在地关于无人机飞行的法律法规,让无人机在法治轨道上安全飞行,共同筑牢低空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