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老有所为 > 夕阳风采

读书有益身心健康

本站发表时间:[2019-09-26]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顾长和
  我虽然是位耄耋老人,但我坚持读书、看报、写文章。读写是我晚年的一大爱好,它让我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洞悉世界之妙,懂得人生真谛,从巴金、冰心、张学良身上受益良多。我将终生以书为伴。书,不仅赋予我睿智的头脑,更让我天天都有良好的心态,从而阅尽人间沧桑,目睹百年风雨。
  读书不但是保持高雅的情趣,更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养生之道。
  读书可以养心。一个人是否健康,除了生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读书能益智增慧,摆脱烦恼,化解心结。读经典名著,它凝聚前人的学识、智慧和经验,内含通天彻地之妙,大智大慧之机和天地万物之灵气,闪烁着人间的法则和真谛。读之,眼观脑记,遐思联想,引起共鸣,实可导其思,益其智,增其神,养其心。
  读书可以养德。古人强调“静以修心,俭以养德”。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或多或少存有不良心态。如自私、贪婪等等。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健康。欲克其弊,读书最灵。因含天地正气,人生哲理。常读之,可以接受教诲、感悟、启迪、反思,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对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金句名言,读之更是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摒弃杂念,弃恶扬善,唤起乐观向上,豁达开朗,形成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心平气和的处事风格。此正可谓养德。
  读书可以怡心。一位名人说过,初读好书,如与朋友交谈,再读,如故友重逢。读书是人生莫大的享受。每天,我独坐书屋,捧读经典名著,品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凝神静思,洞察世态炎凉,功名进退,利禄得失……岂不快哉、乐哉!
  读书可以养性。古人强调修身养性,主要是指人的性情、涵养。养性即指培养人驾驭情绪的能力。古代即有“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的说法。如何去驾驭七情六欲,平衡心态呢?读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书,教人宽容大度,宠辱不惊,自节自律,自省自制。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试想,有了这样的胸怀,何愁心不健康呢?
  以上概括为:读书使人心平气和,事理通达,身心健康。


[供稿单位:北京监狱(戒毒)管理局]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