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支持者宣传者

——专家热议最高人民法院“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

本站发表时间:[2018-12-27]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孙航

  蓬勃互联网,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一切。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创新发展,在政务视频直播领域持续发力,努力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自今年5月17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山东、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福建、河南、吉林、四川、广东、广西、陕西、江西等地法院举办30多期“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全景展现人民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进展。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西开展“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阶段性总结调研工作,来自中央网信办、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及高校专家学者就全媒体直播提出意见建议。

  凝聚共识,争取全社会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通过全方位精准宣传,深入挤压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当事人的规避空间,营造褒奖诚信、打击失信的舆论氛围,引导公众树立诚信、遵法、守法的意识,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共鸣。

  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部门协调处副处长李晓晖认为,“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大胆创新,尊重网络舆论传播规律,起到较好的引导效果。“直播注重实效、尊重事实,让网络舆论工作真正深入群众之中,展现了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的良好形象。”

  “社会反响好,好评如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用九个字评价“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直播内容丰富立体,很接地气,直击人心。从点击率的不断攀升,以及社交媒体上良好的舆情反应即可见一斑。”

  张国庆表示,“活动震慑了‘老赖’,凝聚了全社会打击‘老赖’的共识,也产生了很好的竞争效果,很多没有挤上全媒体直播‘班车’的法院都希望能加入进来。”

  全媒体直播不仅生动展示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声威气势,更增进了全社会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让社会认识到,造成执行难的因素很多,既有法院过去管理不规范导致的问题,也有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协作单位配合不到位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经济风险导致的执行不能问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吕艳滨说。

  锻炼队伍,为决战决胜执行难积累丰富经验

  在“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带动下,全国各地法院纷纷开展执行直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5月至今,各地法院已开展全媒体直播活动300余场,营造了良好的执行宣传声势。

  直播是对执行法官的直接考验。面对镜头,法官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公众最直接的检验,专业敬业的形象极大提升了直播效果,“教科书式执法”多次引发千万点赞。

  张国庆表示,“在直播过程中,各地法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其行动执行力、反应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此外,各地法院的宣传队伍也得到了锻炼,能够更好地利用全媒体手段,增进与媒体的合作,大大提高了行动力和直播策划能力。”

  一场场反映强制执行的“大场面”,一件件体现法理人情的“好故事”,一次次应对突发情况的“大智慧”都对“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的组织协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参与法院执行部门与宣传部门认真商讨、周密部署,精心筛选案例,全力保障直播顺利进行,为今后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使全媒体直播影响效果最大化,各参与法院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样态开展直播,范围覆盖了央视、各省台等电视媒体、各大中央主流媒体、都市媒体,以及粉丝活跃的新媒体,充分展现了报纸有字、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网络全景的集聚效应。

  “在全媒体直播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数据、人脸识别以及各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使用,见证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也体验了科技进步与司法创新的完美结合。”张国庆说。

  深化工作,不断提高执行直播活动的传播实效

  下一阶段,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全媒体直播工作,将围绕执行工作重点、执行难与“执行不能”、人民群众的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等内容精心策划,秉持正确导向,传递诚信理念,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治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刘斌表示,内容为王是核心,注重策划是关键。“是否可以创新形式,在注重个案直播的同时与专题直播相结合,在注重各省高院直播的同时与最高院的综合性深度报道相结合。”他建议在明年两会之前推出综合性的深度直播报道,向全国人民集中展示人民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

  直播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报道,现场感强,震撼力大。刘斌补充道,“必须事先做好直播预案,包括直播内容的选择,出镜人员的选择,执行现场的把控等等。同时要注意保护执行对象的合法权益,注意直播的方式方法与技术处理,依法直播,严守法律这条底线。”

  “直播要重点宣传两到三年来法院执行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成效,包括宣传各级法院执行干警专抓实干的情况。”吕艳滨说。在他看来,精心筛选内容与案例是关键。“宣传内容与案例的选择要更多贴近现实,用老百姓身边事来解读专业性的法律和道理,让公众感受到执行工作就在自己身边。要使宣传更加多样化,除直播外还可以考虑以纪录片等方式,客观展示执行干警的真实工作场景。”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是不可低估的,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短视频进行有效传播,社会反响会更好。”张国庆提出建议。

  “全媒体直播实现了法院、媒体、公众的多赢。”张国庆说,“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被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到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中来,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支持者及宣传者,这本身就推动了社会进步,意义深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