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案 > 以案说法

那些年,车辆保险诈骗的“狗血剧”!

本站发表时间:[2018-12-24]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当今有车一族越来越多,

买了车就得上车险,

  而有人却对车险打起了歪主意。

和小编一起看看

这出车险诈骗四幕戏

  “老伙计”旧貌换新颜“零费用”? 

  2016年7月,小陈觉得自己的轿车开着有些年头,前大灯老化严重、车漆也都花了,是时候给自己的“老伙计”换个灯、涂个漆了。于是他驾车来到某汽修店,一打听,修理费贵得吓死人,将近一万块。

  只想给陪伴多年的爱车“旧貌换新颜”,谁知这么费钱,正当小陈犹豫不决之时,汽修店老板小金为小陈提供了一个“零费用”修车的“锦囊妙计”。

  “老戏骨”参演假事故“负全责”!

  原来汽修店小金早已经是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资深导演”了,他找来已经享用过“锦囊妙计”的二手车主小殷配合出演。于是,小陈和小殷在“金导”的指挥下,寻一处偏僻路段上演了一场二手车违章停车,“老伙计”轻微追尾的“常规”戏码。这样的故事情节设置,结局可想而知:小殷负全责,保险公司负责理赔,小陈圆满完成旧貌换新颜的愿望,但美中尚有不足……

  “新戏精”有偿续演“功德圆满” 

  第一场大戏后,两辆车的定损价格共计8000元,扣除“金导”3000元的辛苦费和小殷2000元的“工伤费用”(实际修复费用),剩下3000元只够给“老伙计”换前大灯和前半截车身喷漆的,于是这两车相撞的“狗血剧”就又有了续集。

  车主小董与“金导”是老相识,为了给自己的爱车刷层新漆,答应有偿出演。考虑到小陈是金主,不便总是当廉价群演,续集便由“金导”亲自驾驶“老伙计”上阵。就这样,俩人在不知名的乡野小路又一次上演了一场“常规”追尾戏码,只不过这次换成小董的“新车”追尾“老伙计”,小董负全责,车辆定损后,“老伙计”完成了后半身的喷漆,小董的爱车也完成了全身换新,故事圆满结束?

  如有雷同,不是巧合! 

  汽修店老板小金利用车主爱占“便宜”的心理,说服多名车主连续制造多起两车相撞的虚假事故,同时勾结保险定损员,为假事故“参演”车辆核定出高于实际损失的定损价格,再由小金的汽修店对事故车辆进行实际修复,当然修复的实际价格要远低于定损价格,这样一来,车主能免费修车,定损员和汽修店老板均能从中捞到好处。

  但是“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金导”的御用演员屈指可数,剧情套路也多有雷同:某些参演车辆在保险期限内数次“出镜”(出险)且均为全责,驾驶员和定损员、理赔参与人与汽修人员时常由一人饰演……保险公司在勘察、定损、理赔过程中发现上述疑点后马上报案,“金导”剧组一众演员全数落网。

  检察官“说法” 

  1“金导”等人自编自演,触犯刑法,该当何罪? 

  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1万元)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主体有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此外,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定损员)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保险诈骗未达到“数额较大”(即1万元),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对于恶意骗保的车主,保险公司一经发现,除了拒绝档次保险外,还会严格限制其再次投保,甚至列入黑名单,强行退保。

  2“个人犯罪、集体买单”,车辆保险诈骗危害大! 

  车辆保险诈骗不但导致保险公司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还会严重影响车主利益。由于车险费率是根据历史风险数据确定的,车险虚假理赔案件的增多使车险费率水涨船高,从长期来看,实际上是广大车主在为骗保犯罪分子买单。作为车主在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及时拨打保单上的电话报案,审慎授权他人,妥善保管个人证件,在车辆送修返回后重点关注维修记录和理赔记录,绝不能让骗保者有可乘之机。


[供稿单位:北京市检察院]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