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博览 > 纵横

“皇亲”与“国戚”并不等

本站发表时间:[2020-04-20] 来源:北京法院网 作者:郭思媛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亲”和“戚”之间有着重大的区别。一般来说,“亲”“戚”区分标准是这样掌握的:族内之人为亲,族外之人为戚。也就是说,只有同姓之人才有可能是“亲”。所以,由此就可推出我们平常所说的“皇亲国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皇亲”是和皇帝同一宗族的人。为了加强对皇亲的管理,明朝设立了“宗人府”。清代也有同样的机构。这是皇家的私人家族管理机构,由皇帝任命专人管理。管理者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家族领袖担任,即宗令。宗令的角色相当于皇族的族长,负责皇族事务的处理,包括奖励、惩戒、记录宗族经历,记录家族成员脉络等。

  “皇亲”也就是“宗人”,在帝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对于皇亲的认定也就格外严格。于是,能被纳入宗族管理也就成了一些勉强和皇家可以挂上关系的人的梦想。譬如李白,总自称是凉武昭王李?钡木攀浪铮?淙缓罄凑馕槐焕畎追锤辞康鞯牧刮湔淹趵?本?噬咸嘏?ビ谧谡?拢?⒈槐嗳牖首寤Ъ?芾恚??实鄄⒚挥幸虼司徒?畎啄扇牖是仔蛄小

  和“皇亲”相比,“国戚”的地位就低得多了。“国戚”是皇帝的族外之人,如皇帝的母族、妻族、驸马及其族人等等。在一个朝代,“皇亲”是相对稳定的,只有人口因繁衍而增加的问题。而“国戚”则随时都有增加和变化的可能,公主结婚,皇子结婚等等都会带来国戚的增加。在一般人的心目里,皇帝的族内斗争不论多么激烈,大家似乎都可以理解,如果“国戚”作乱则为历史所不容。譬如史书上经常出现的“外戚作乱”,因为作乱者是外戚,似乎就要承受更多的指责。

  “皇亲”和“国戚”不是一回事,并且在很多时候,“皇亲”和“国戚”之间往往会有化解不开的矛盾,当矛盾激化到某种程度,宫廷斗争的大戏就该上演了。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