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村居法律顾问“124”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法治保障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2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昌平区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职能,积极探索建立“124”工作机制,为“回天地区”群众提供优质法治保障。目前,“回天地区”126个村(社区)已全部签约法律顾问。20名村居法律顾问将深入社区、村庄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为群众化矛盾解难题。

  “124”工作机制即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律师,搭建线下网格化服务和线上APP服务2个平台,建立“工作报告+议事协商”“网格联系+网络联系”“定期服务+限时服务”“专业服务+团队服务”4项联动机制。

  昌平区司法局调配6家律师事务所20名专业律师与126个村(社区)签约村居法律顾问。2018年至今,村居法律顾问在“回天地区”先后开展法律讲座131场,法治宣传312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02条,化解矛盾纠纷50起,提供法律咨询41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册。

  除了提供制度建设、法律培训等帮助外,村居法律顾问还通过网格化服务平台,即公共法律服务室公示村居法律顾问律师信息,村(社区)联络员定期收集群众法律需求,顾问律师采取定点式、入户式和会诊式三种方式为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村(居)民可通过下载“艾特律师APP”,一键拨号电话联系顾问律师、查看律师服务行程、提交法律服务需求,实现指尖上、全时刻、精准化法律服务。

  昌平区司法局还通过构建“司法所+社区联络员+村居法律顾问律师+社区法律志愿者”法律服务团队的形式,以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网格为单位,联合镇(街)相关部门,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群,实现“回天地区”法律服务全覆盖。

  此外,各律师与各村(社区)签订《村居法律顾问聘请合同》,落实双方权利义务。签约律师与服务的村(社区)负责人见面,既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也增强了签约律师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村(社区)对村居法律服务的认识,为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回天地区”依法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