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区司法局,有一支由28人组成的特殊的队伍,他们虽然来自监狱戒毒系统,却早已融入大兴区司法行政工作,在战“疫”一线,他们与区司法局全体工作人员同气连枝、并肩作战,用扎实的行动彰显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忠诚和担当!
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三位“80后”矫正干警,他们充满着年轻人向上的朝气和蓬勃的干劲,是矫正帮教岗位上的排头兵、干警队伍里的中坚力量,他们就是观音寺司法所矫正干警安丽丽(女),林校路司法所矫正干警吴瑞廷(女),天宫院司法所矫正干警龙海。
一、面对困难,他们吃苦耐劳
疫情防控期间,5+2成了矫正干警的工作常态。在工作岗位上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你肯定会想,工作上这么拼,在家庭上,肯定是“甩手掌柜”!实则不然,两位女干警都是双警家庭,安丽丽的孩子刚满4岁,她的爱人疫情期间一个多月只能回家一次,常常是拿了换洗衣服又匆匆回到工作岗位;吴瑞廷的爱人正在援疆改造罪犯的第一线上,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辅导孩子作业,她就是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快节奏生活;而龙海的家中,有生病需要常年照顾的老人和尚且年幼的孩子。面对种种困难,他们从来没有要求组织照顾,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特别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强度高、责任重,三名年轻党员干警没有以自己是双警家庭,或家里老人孩子需要照顾为由推辞工作,相反,在停休连轴转的工作模式面前他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愈战愈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首最美逆行者的战斗之歌。
二、本职工作,他们尽心尽力
“矫正干警不仅要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工作,还要做好社矫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为了给社矫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方案,安丽丽自学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掌握心理疏导基础技能,在对社矫对象进行教育转化时,她从审前社会调查及居住地核实环节抓起,严格落实入户走访、谈心谈话,深入了解社矫对象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一贯表现、犯罪主观恶性、家庭帮教条件等,科学分析社矫对象教育转化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提出教育转化意见,与司法所长、司法社工等矫正小组成员深入探讨、联合会诊,开出“治病良方”,帮助社矫对象“寻病因、治病根”。由她撰写的多篇矫正案例被司法部司法行政案例库收录。
“从西红门司法所到林校路司法所,我们放心让她单兵作战!”吴瑞廷虽然是80后干警,但却是社区矫正工作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从稚嫩到成熟,吴瑞廷用责任和担当扛起了领导的信任,扛起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任!每天逐人核查社矫对象身体情况、接触人员情况、社矫APP签到情况和活动轨迹,确保矫正对象情况明、去向清、管得住、控得牢;及时掌握社矫对象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对发现的有情绪波动矫正对象,她来不及吃口热饭便第一时间赶赴社区对其开展谈心谈话、情绪疏导;线下集中教育无法开展,她及时调整工作阵地,收集整理法律法规、科学防疫、依法防疫、警示案例,坚持对矫正对象开展线上教育,将疫情防控社区矫正“十个严”工作要求落实到了具体行动里。
三、疫情面前,他们默默坚守
疫情期间,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大都被抽调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矫正干警成了镇街综合战“疫”的后方守门员、矫正帮教战“疫”的前线急先锋。
龙海所在天宫院司法所,疫情以来已列管三名湖北籍刑满释放人员。在衔接安置工作中,龙海冲锋在前、不惧风险,与监所开展面对面衔接,妥善将湖北籍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在临时隔离点,尽己所能为湖北籍刑满释放人员送去帮扶关爱物资,并严格落实走访、教育、疫情防控等“双列管”要求,让湖北籍刑满释放人员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刑满释放人员的妥善安置得到了对方司法局的充分肯定和诚恳感谢,并被湖北远安县司法局投稿刊登在人民法制网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岗位就是战场,警服就是战袍!三位八零后党员干警一致表示,当前是夺取战“疫”胜利的重要时段,自疫情发生后,全社会都在为战“疫”工作做贡献,社区矫正是我们抽调干警的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在战“疫”中,冲锋在前,理所应当,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