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丰台

宗先凤:怀揣法律情怀的追梦人

本站发表时间:[2020-09-08] 来源:丰台区委政法委 作者:

  没有惊天动地,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专注做好每一件“小事”,没有豪言壮语,她用如磐的初心坚守筑牢第一道“防控墙”。倾心竭力化解矛盾纠纷,尽职尽责为民排忧解难。她就是“半路出家”的丰台法院特邀调解员——宗先凤。

  不忘初心,法律情怀扬帆梦想起航

  “调解不是和稀泥,既要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真正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这是宗先凤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的切身感受。

  在从事调解员工作之前,宗先凤是摆开八仙桌、招待四方客的餐饮老板。说起到丰台法院当特邀调解员的初衷,宗先凤说,起初身边的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但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法律从业梦,因为对法律的向往和热爱,她自学了法律专业知识并通过司法考试后取得了律师证,拿到了职业资格,她觉得离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法律从业人员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之后,她先以律师身份成为区司法局派驻丰台法院的一名非常驻调解员,后通过调解员公开招聘选拔,终于成为丰台法院一名常驻特邀调解员。

  情法相依,人文关怀为调解提速增效

  宗先凤认为,调解的制高点,不单纯是依靠法律,而是情法相依,而调解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化解双方甚至多方的矛盾,维护权益、抚顺人们的情感和温暖彼此的心。她说,要想做好基层调解工作,仅靠专业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急躁,于调解中细微观察,学会捕捉双方当事人心理变化,明晰双方的真实利益诉求,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给予当事人更多关怀,入情入理地调解才能将矛盾化解。

  “当事人愿意调解是信任我,约好了的事儿,绝不能因为疫情给耽误了。”春节期间,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本该在家休息的宗先凤却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忙着调解工作。

  安徽一家建材公司的代理人联系宗先凤,称公司在疫情期间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急等在法院调解的三起纠纷的案款给员工发放工资。拥有丰富商事调解经验的宗先凤明白,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任何一笔资金的回笼对它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后宗先凤将案件双方代理人拉进一个微信群里,经过几轮线上沟通,最终三个案子双方达成一揽子调解方案,当天下午原告公司就收到了被告支付的首笔50万元的货款。

  特别是遇到农民工追讨工资、家庭困难赶来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宗先凤会结合案件情况优先开展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她第一时间联系法官,无缝衔接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尽可能让他们当天就拿到调解书,实现“少跑路”“少花钱”“少诉累”。“前端我们每调解成功一个案件,都为后端法官审判减轻了一份办案压力,为加强法治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这是宗先凤对调解的理解。

  从事调解工作时间长了,宗先凤还摸索总结出了“六心”工作法:“受理纠纷要热心,说服教育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矛盾调解要细心,评判是非要公心,严防死守廉洁心。”通过“六心”工作法,她成功调解了口罩买卖合同纠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等一系列纠纷。

  线上调解助力金融机构化解批量纠纷

  近期,丰台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先后收到同一原告、不同被告的30多起金融借款合同类纠纷批量案件。原告某银行北京分行与多名被告分别签订《个人借款合同》。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合同约定按期向被告发放了贷款,但是被告未按约定还款,原告诉至法院。

  在这30多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调解过程中,宗先凤使用北京市在线调解系统与各方当事人“面对面”“背靠背”地进行在线视频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她采用要素式、立体化调解方法,并同步告知当事人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和电子送达方式,仅用2天时间就成功调解了17起案件,实现了短期内类型化案件的批量高效解决,获得当事人“维护金融秩序、捍卫法律尊严”的称赞。

  这就是属于人民调解员宗先凤的调解故事。工作中,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无私奉献书写着公正调解的感人故事,用一颗真心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