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学陆续开启“寒假模式”。寒假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空档期”,家庭教育的“薄弱期”,同时也是安全事故及违法犯罪的“多发期”。
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寒假,海淀法院未审庭的五位少年法官再次集结,拿起激光笔、带着PPT,先后走进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陈经纶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清河校区、彩和坊校区、花园路校区、蓟门桥校区,开展假期安全自护与犯罪预防的讲座,从自身审理的案件和特色工作机制入手,讲述青春期自我保护、校园暴力预防、交通安全等知识,用法治的力量为学生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青春期自我保护》篇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明显的时期,大家都是一个个“少年维特”,有着各自的烦恼,且因男女而异。为此,秦硕法官针对男女身心的不同特点,首次在法治课上开设“男生专场”和“女生专场”。青春期的男生易冲动,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危险期”,秦法官以一首“哥们义气爱逞强,花花世界迷方向,为寻钱财进牢房”的打油诗作开场白,分析了青少年常见犯罪的类型及原因,给大家敲响了警钟。青春期的女生处于情窦初开之际,青春期往往也成为“问题期”,处理不好可能造成一生的不幸。海淀法院未审庭法官秦硕结合近年来审理的典型性侵案件,分析犯罪对象的特点类型,引导女同学洁身自爱,慎重交友,远离“大灰狼”。
《被害预防》篇
中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缺乏,风险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常常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对象。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孩子单纯善良的心理,在现实中假冒公职人员、安保人员等身份,花言巧语在网上套取各种信息,骗取孩子的信任,实施侵害。为此,海淀法院未审庭法官张莹结合法院审理的多起典型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采取以案说法,以案学法的方式,讲解现实生活中的骗局形式、手段、套路和危害,提醒同学们网络交友要慎重,虚拟现实须分清,提高大家抵御被害的“免疫力”。
《校园暴力》篇
假期由于缺乏学校管理,家长往往也没时间管,此时处于青少年的管理失控期。在学校结下的梁子往往在假期容易集中爆发期,或因一次喝酒聚会大打出手,或因哥们义气站错队,或因一场恋爱争风吃醋。为此,海淀法院未审庭法官曹晓颖从法院首创的“2+3+3”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入手,结合亲自办理的一起校园故意伤害案,讲述该案背后的血与泪,并提醒同学们:轻微伤和轻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处罚后果却有天壤之别,希望大家远离校园暴力,不要再让悲伤逆流成河。
《风险运动》篇
寒假来临,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享受冰雪的乐趣,然而冰雪运动却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除了在滑雪场,像游乐场、操场这些地方,未成年人因一时贪玩,不按规范使用游乐设施,导致落下残疾、遭遇致命风险的事例并不少见。为此,海淀法院未审庭法官王丽娟提醒小盆友们,在进行风险运动、体验乐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孩子们的家长,应当履行第一监护责任,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娱乐项目,“量力而行”,对于孩子身上的隐疾不能瞒而不报。
《交通安全》篇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号称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稍不注意,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可能消失于车轮之下。为此,孙欣法官结合自己审理的大量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类案件,给学生们讲授交通安全知识以及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海淀法院未审庭法官孙欣特别强调,未成年人身形较小,不易被驾驶员发现,在行走时一定要注意远离送餐员、快递员这些赶时间的“骑士”;12周岁以上才是骑自行车合法上路的“法定年龄”;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你的谨慎会让生命的绿灯永远闪烁。
这是结业季,海淀法院少年法官献给广大少年儿童的“新春大礼包”,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