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全市首次查扣保险失信被执行人买了“保险”也不保险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2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被执行人会把钱藏在哪里?”谈起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脑子里会浮现出“银行”、“支付宝”、“股票”等关键词。然而,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日趋完善,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名下银行账户、股票、支付宝账户的查控也已经常态化。此时,一些狡猾的被执行人往往会把钱藏在一个不易为人察觉的领域——保险,试图以一纸合同隐匿财产、规避执行。

  自2015年起,以高某为被执行人的多起执行案件在海淀法院陆续立案,然而,经法院多次传唤,高某均拒不到庭接受询问。执行法官经过线上财产查控以及线下传统调查均无法查找到高某的下落,也无法查到有价值的财产线索。

  正当案件陷入僵局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执行法官又看到了希望。今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执行法官孟凯锋在研读这个司法解释的制定背景时看到“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寥寥几个字却让孟法官陷入了深思。

  “被执行人会不会也拿钱去买保险了呢?这个看似小众的领域会不会成了被执行人避风港呢?”经过一番思考,孟法官决定去这个鲜有人尝试的领域碰碰运气,而被执行人高某就“幸运”地被孟法官选为此次查控的试验品。

  在向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发出协助查询通知书后,孟法官耐心的等待。2018年9月,保险公司的查询结果陆续反馈到法院,高某的查询结果不负众望,在其中一家保险公司竟然就有十几张保单,且近几年也未曾断交保险费。

  孟法官对保险单进行一一核查,综合考量了受益人情况、险种、保险期限、保险单的现金价值等多重因素,决定向保险公司发出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保险公司解除与高某的五份保险合同,并协助扣划保险产品退保后的可得财产性权益。同时,孟法官要求保险公司协助冻结了高某剩余的保险产品及其财产性权益。至此,高某隐匿在保险领域的财产终被查控。

  被执行人高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试图用买保险来保障自己后半生的生活,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保险”并不能让自己真正保险。等待高某的,必将是法律更加严厉的制裁!


[供稿单位:市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