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组建速裁审判团队以来,立案庭许英副庭长的工作就更加忙碌了。她除了要完成立案审判等办案和管理工作外,还要带领一个审判团队,思考如何让审判团队更加高效运转起来,适应速裁审判工作形势要求。
谈到团队建设,许英副庭长有自己的想法:“审判团队建设只有立足速裁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发挥每位成员的专长,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团队战斗力,满足速裁工作速审快结的工作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团队管理是关键。”
效率引领团队
劳动者李某入职某生物科技公司后,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经过半年的等待,终于拿到劳动仲裁裁决,但因公司不服裁决,向二中院申请撤销。许英法官接手案件后,在不到3天时间里即完成了案件调解代执。李某拿到补偿金那一刻激动地说:“原想官司要打一年半载的,没想到二中院法官这么高效,从接到通知到拿钱不到三天,为法官点赞!为法院点赞!”“
公正是基础,效率是保障,作为法院的‘轻骑兵’和‘冲锋队’,要用速审速裁跑出‘加速度’,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双重期待”。经过几个月的磨合,这种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团队每位成员的心中,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指南。
团队组建伊始,大家对于速裁工作有各自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为了统一思想认识,团队将思想引领和组织发动融入到每个具体案件中,边干边体悟、边干边摸索。结合速裁审判工作特点,团队将案件流程分为审前准备、排期传唤、庭前阅卷、询问谈话、集中开庭、案件评议、文书草拟、文书签批、文书校核、报结送达、后端扫尾11个程序模块,明确每个程序模块责任主体及工作内容,想方设法精炼内部流转和工作时间,为快审快结赢得时间。团队成立140天(含非工作日)来,共审结案件512件,法官人均结案170.67件,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12.7天。
制度规范团队
分工是基础,但协作是关键。“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团队运行过程中,他们始终强调“五多五少”,即“多学习研究、少闭门造车,多团结协作、少孤军奋战,多总结固化、少零敲碎打,多精益求精、少得过且过,多直面问题、少理由借口”。书记员熊杰、韩玮虽然各自工作任务繁重且家庭负担很重,但他们没有回避“老带新”的责任,手把手指导2019年新入职的王彪通知传唤、庭审记录、书记员系统运用等各项技能,无私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在部分相对复杂的案件中,“老书记员”带着“新书记员”,按照“一审一助两书”模式推进工作,既确保工作万无一失,也促进“新手 ”边干边学,补齐业务短板。
在审判团队建设过程中,他们注重案件质量和效率,又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理顺审、助、书之间的关系,形成默契合作才能形成整体合力。
为了避免岗位职责不清影响工作效率,审判团队立足工作实际,按照人员分类管理的要求,明确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岗位职责内容,将审判事务分为“审判核心性工作”与“审判辅助性工作”,并将“审判辅助性工作”进一步分为“智识性事务”、“程序性事务”,明确法官从事开庭谈话、案件评议、文书签发等“审判核心性工作”,助理从事庭外调解、文书草拟及校核等“智识性事务”,书记员从事通知传唤、庭审记录、报结归档等“程序性事务”,列明各自“职责清单”,有效避免了工作交叉重叠和内部空耗。
人才强壮团队
“我希望你们每位同志都能通过开展速裁审判工作,锻炼成为司法审判工作的能手、巧手,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许英副庭长经常这么鼓励大家。
朱印法官是一位资深法官,性格温润和雅,在培养年轻同志的问题上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常说“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他会不时选择适合的案件,给助理李雅迪创造“单兵作战”的挑战机会,通过安排助理独立开展工作,历练和培养年轻同志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朱印法官还利用边角时间,及时与助理分享、传授自己工作感悟、收获、经验和教训,为助理纾解办案压力,为新人成长营造互爱互助环境。
法官助理李雅迪勤于思考,在配合法官办理大量涉刑裁驳案件后,她发现此类案件中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她结合办案思考,在法官指导下提炼出从主体、行为、法律关系三个方面识别判断刑民交叉的标准,很好地为类案审理提供了思路。
助理周珍干练麻利,工作从不拖泥带水,对于劳动争议案件有自己一套工作心得,除了能够就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还能及时对法官未关注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谏言。她还将关注和研究领域拓展到劳动争议之外,其撰写的多篇论文先后在全国获奖。
中级法院速裁审判工作既是一项改革创举,也是孵化人才的宝地。高效审结各种类型民商事案件,对于干警业务拓展和能力提升是难得的锻炼机会。速裁审判苦,但个人的收获和提升也不言自明。审判团队根据每名成员的工作年限、性格特点、业务专长,安排与个人情况相适配的岗位和分工。同时,通过复杂情境处置、案件办理的内部协作磨砺,稳步提升成员的全面办案能力。
质量锻造团队
“快速高效是要求、公平正义是底线,绝不能因为案件快审而放松质量,这是许英副庭长最常叮嘱同志们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带着团队干的。
准确把握办案尺度,公正审理每一起案件是审判职责所在。公正和效率是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期待,也是速裁审判工作的目标。对于部分相对复杂的案件,团队坚持做到“一谈、一会、一庭”,通过庭前谈话捋顺法律关系明确争议焦点,固定无争议事实;通过庭前合议明确人员分工、庭审方向和审判思路;通过规范庭审直达案件核心,争取做到“一堂清”,为后续工作赢得时间。
施忆法官办案的特点是细致、认真,不放过每一个要点、不略过每一个难点,书记员曾经戏称他的卷宗“黄牌满天飞”,因为他喜欢在阅卷时用“便签条”摘录重点。在一起涉土地裁驳案件中,施忆法官为捋清事实,整理了满满8页“阅卷笔记”。
审判团队始终坚持“质量为本、效率优先”的工作理念,团队审结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等与审判质效密切相关的核心指标均平稳向好。
合羮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追梦的路上。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低头有坚定的脚步,回头有一路的故事。”法官掌舵,决定工作方向;助理传动,负责承上启下;书记员为轮,全力保障全局。许英审判团队在工作中讲配合、重协作,努力做到 “同频共振,攥指成拳”,最大限度发挥审判团队工作效能,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给出了不平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