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公司捐赠:“爱”心守法守规才“暖”心

本站发表时间:[2020-02-17]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张笑文 李雪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众多公司踊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公司作为依法设立的有独立财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参与爱心捐赠,在法律上与个人捐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特殊的要求。本文针对公司捐赠所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示。 

  一、言出必行,恪守捐赠协议

  《慈善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二)捐赠财产用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法官建议】

  公司就新冠肺炎疫情在通过媒体公开承诺捐赠或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非因法定情形且未经法定程序,应当依法庄严履行捐赠义务。同时,公司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捐赠本公司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二、全面评估,保障偿债能力

  《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法官建议】

  公司债权人如认为公司的捐赠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可就捐赠行为提起撤销之诉。为规避此类法律风险,公司在捐赠前应全面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合理确定捐赠额度,保障偿债能力,也可以为债权人提供抵押、保证等增信措施,在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行捐赠,保证捐赠的顺利进行。

  三、守法遵章,重视内部程序

  公司捐赠的内部决策应严格遵照《公司法》等相关规范及公司章程进行,按规定需召开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应召开董事会或股东会,以形成决议。同时,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召集、表决等程序性事项亦应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要求,降低决议因程序瑕疵而被撤销的风险。捐赠决策作出后,具体执行捐赠事务时,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亦应按照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要求,履行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避免因自身的不当行为给公司带来损失。

  【法官建议】

  公司在捐赠的内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充分保护自身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避免纠纷,为公司对外履行社会责任奠定良好基础。

  四、信息披露,接受社会监督

  上市公司应就重大交易事项向社会公众及时披露,其中包括赠与或受赠资产。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不含创业板、科创板)披露此类交易事项的标准为:上市公司交易所涉资产总额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10%以上的,或者上市公司交易的成交金额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且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上述计算标准采取连续12个月内累计计算的原则。

  【法官建议】

  上市公司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赠时,如单笔捐赠金额或近12个月内的累计捐赠金额达到总资产的10%,或者达到净资产10%且金额超过1000万元时,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五、报批备案,加强国资管理

  《慈善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实施慈善捐赠应当遵守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履行批准和备案程序。国资委亦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对国有企业对外捐赠问题进一步细化规则。

  【法官建议】

  国有企业进行捐赠时,必须依法依规认真履行报批和备案程序,规范使用国有资产。

  六、捐赠光荣,依法享有优惠

  对积极捐赠的公司,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鼓励。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为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缓解医疗救助物资资金的压力,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财政部近期已经出台相关措施,加大现有政策的力度,扩大接收捐赠的单位范围,允许直接向医院捐赠享受优惠。同时,取消税前扣除比例的限制,对企业和个人捐赠给予全额的税前扣除,免征货物捐赠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有关税费。


[供稿单位:北京市二中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