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门头沟法院构建“一核两翼”线上工作模式

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审执工作“不打烊”

本站发表时间:[2020-03-0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何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院前瞻性预判疫情对审执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构建以线上开庭审理为核心、线上培训指导和业务研讨两翼支撑的线上工作模式,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审执工作同步抓紧抓好,确保各项审执工作运转不停不等、有序有效。

  一是转变理念,对线上办公建章立制,促进战时应急与常态化运用有机衔接。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结合区域案件特点制定出台《线上开庭流程指引和注意事项》《审判执行工作“抗疫”期间应急工作方案》等文件,以信息化工作模式为主导,聚焦在线诉讼流程指引、可视化技能培训和技术保障三个关键点,着力解决好疫情时期个案推进、程序处理、线上开庭适用条件、开庭流程、开庭测试、注意事项六个方面以及技术规范、司法礼仪、突发事件处置等内容,有效规范特殊期间审判执行工作运行,并为今后线上审判的拓展适用积累经验。建立抗疫期间审判执行工作台账,依托“微会议”每日更新通报、衔接沟通,全面排查防疫期间安排开庭、讯问、证据交换等需要当事人来院的审执活动案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各项工作开展不卡壳、无间断。

  二是精研实操,全天候开展培训指导,促进线上办公从被动不适应向自觉运用转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最高法院、市高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案件处理在线工作相关规定,反复检查、定期测试在线立案、庭审、执行系统,梳理出在线审执工作7大环节19项具体注意事项,制发可视化培训教程,开展线上培训10余次。实时对各部门提出的技术问题和运行障碍进行针对性解答,及时总结使用方法及规律,确保各环节、各节点运行顺畅;在技术部门指导下,在各部门选定新技术培训负责人,对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运用在线诉讼平台技能进行再培训,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能力和水平;指定专人与当事人沟通设备安装、庭审准备等事宜,针对当事人由于抵触或者接受能力、设备使用等原因无法下载安装使用线上庭审系统进行专门、细致辅导,确保线上诉讼活动运行通畅。

  三是因庭施策,创造性进行拓展转化,促进线上办公从单一模式向多点并进跨越。根据市高院要求,大力推进 “云庭审”“云调解”“云会议”“云党建”等新型工作模式,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审执活动顺利推进。审判部门充分利用“云庭”远程庭审平台,高效有序开展送达、庭审、调解、公告、鉴定等事项;派出法庭结合辖区山域特点,将巡回法官办公室搬到“线”上,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线上指导基层组织化解纠纷,邀请基层干部在线参与司法调解,电子通报重点案件审理情况等,切实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基层治理提供司法保障;执行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推出非接触式办案模式,确保谈话、发款、终本约谈等工作能够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进行,如线上委托办理车辆、房屋等财产查扣冻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共执结案件32件,执行到位金额247万元,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专项研讨,高效率完成成果固化,促进对审判辅助和法律服务的双向智力储备。依托三位一体法官会议平台,大力推进线上研讨,重点研判疫情对商事审判的影响及相关法律问题认定,如疫情的法律性质界定、诉讼时效中止认定,以及小微企业因疫情防控所引起的瑕疵履行、疫情对金融类案件的影响、保险合同投保人受益人利益保护、“职业放贷人”非法违规民间放贷行为等11个新情况的处理,完成《调研冠状肺炎疫情下审执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关于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调研,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阶段企业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租赁合同处理法律问题及应对建议20条》《关于辖区企业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问题的法律建议书》,为特殊时期可能面对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处理做好应对准备,以准确的法律适用、公正的司法救济平衡市场主体的利益、重振市场信心。


[供稿单位:门头沟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