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什么?
我们曾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提问
本以为会看到很多美好愿望和宏大设想
结果却看到了好多极其简单的答案
想好好工作、想外出旅行
想吃一顿火锅、想来一扎啤酒
想烧烤、麻辣烫、煎饼果子、烤冷面
只想做简单的普通人,做平凡的事
也正是这些最为寻常不过的画面
组成了人间平常而伟大的爱和温暖
市井百态,寻常生活
原本唾手可得的在疫情期间变成了奢求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
你吃的还好吗?
根据海淀法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
统一指挥和调度
每日的午饭由食堂装盒供应
内勤领取后分发给大家
曾经的海法食堂,是热闹的
大家排着长队,讨论着想吃什么
如今的海法食堂,变冷清了
堂食变成了一份份“便当”
味道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厨师长刘海锋
2010年就来到了海淀法院
十年间也是头一次遇上疫情
最近的他每天从早上五点就开始忙碌
经常是到晚上十一点才能休息
想着给大家做些能提高免疫力的菜
像莲子银耳羹、绿豆百合汤、红豆薏米汤
还得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荷塘小炒一道菜里
就有荷兰豆、芹菜、木耳、山药
白果、西蓝花、莲藕七种蔬菜
他总是变着样儿的准备菜谱
好让大家换换口味
最近我们吃到了豆豉鲮鱼油麦菜、蒜蓉蒿子杆
菠萝咕咾鸡、栗子红烧肉、东坡肘子
等各种各样的菜品
愈发忙碌的同时他也愈发严谨
务必确保每一名员工的身体健康
每天上岗前要进行体温检测
严格保持好个人卫生清洁
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
除了正常的早晚例会
他会在微信群里
刷屏发布官方信息和注意事项
厨房和食堂每天都会进行
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消毒
刘海锋已经做了20多年的厨师
他的拿手菜是梅菜扣肉
隔着屏幕就能回忆起曾经的美味
相信大家离围坐在一起
大口吃肉的日子不远啦
不光准备食材、切菜、炒菜耗费人力
盛菜、装盒也是巨大的工作量
仝向芳和魏建英
以前主要负责主食、面点类的制作
海法的网红菜品“糊塌子”“肉饼”
都是她们的妙手绝活
最近,她们在后厨忙活完
还要兼顾盛菜的工作
通过流水线作业依次传递提高效率
为的就是让大家尽早吃上热乎饭菜
她们两位说道:累肯定是比以前累,但也适应了,相信食堂很快会恢复以前的那般热闹。
高斌艳和郭秀利两位年轻姑娘
负责分装主食和打包
现如今院本部每天有近400人用餐
她们每天从十点开始盛菜装盒
边打包边配送
少说也得忙活两个多小时
等她们能踏踏实实吃上饭
都已经是一点左右了
高斌艳说:好在越盛越顺手,掌握好量,基本一次一个准。
同样是2010年就来到海淀法院的高旭
此前主要负责全院的保洁管理工作
疫情之下,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
他一人又扛起了很多重担
要组织负责全院上下
每天两次的全方位消毒
给电梯的按键覆盖保鲜膜
布置纸抽和免洗洗手液
并做好每一次的消毒记录
他还要协助分餐、取餐
每一层设立了投放餐盒的垃圾桶
高旭会组织保洁人员及时清理
带着口罩的他
经常是满额头都是汗珠
2020年的春节
高旭好不容易抢到票
坐了一天的火车回到甘肃老家
但只待了4天便匆匆返京
参与院内的疫情防控工作
他笑着说:我真的是以院为家,吃、住都在院里,海淀法院就是我的家。
“2020年我们的工作目标其中一项就是要提升生活服务的质量,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为全院干警的身体健康加油助力。同时还要注意粗细搭配,营养均衡,不断地增加、变化种类。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用心、细心地去烹饪,让大家吃得安心、可口。”综合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姚海威如是说。
烟与火交织出来的平凡
安抚了疫情之下的胃口
美食永远是治愈的
油水晶莹反光,腾腾热气朦胧
一蔬一饭,一饮一啄
那充满爱和温暖的“便当”
让我们在工作中元气满满
春暖花开日,万物生长时
我们相信,疫情过后
一定会无比怀念这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