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丹棱论坛?专家委员解读《民法典》”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在海淀法院本部三层大法庭举行。本次活动的举办得到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教培处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使专家辅导学习民法典的“海法福利”切实惠及全市法院,加快推进学习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落地。
本场活动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法研究中心主任高圣平以“民法典担保新规则的解释与适用”为题举行讲座。活动采取“线下+线上”形式,海淀法院全体党组成员、院领导,各审判部门中层正职、负责人及部门代表现场参加讲座,部分人大代表同步在线观看,北京市各级法院部分干警、解放军总直属军事法院、解放军直属军事法院部分法官、海淀法院全院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部分专家委员会委员一千余人通过“小鱼易连”APP在线听课。活动由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弓主持。
首先,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为主讲人高圣平教授颁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并合影留念。
随后,高圣平教授专题讲授了“民法典担保新规则的解释与适用”。高圣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民法典担保制度的体系构成,分类阐释了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中的典型担保和非典型担保制度,梳理二者关系并阐明担保的基本属性及其规范意义。之后,高圣平教授结合海淀法院一线法官及法官助理提供的真实判例及实务问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讲解了民法典合同编保证合同制度和物权编担保物权分编的主要修改内容,分别从保证方式的推定规则、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推定规则、一般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规则、主债务人及一般债务人的抗辩、保证人清偿承受权、扩大担保合同的范围、担保合同中担保财产的概括描述、统一动产和权利登记制度的构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与抵押财产的转让、担保物权优先顺位的一般规则与特殊规则等方面深度解读增改内容的理解与适用。
活动结束后,听众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受益良多,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与专家进行学术及实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