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亲兄弟,但是他欺人太甚,我是不会给他凿门的!”在一起相邻关系纠纷中,一对亲兄弟因一扇门对簿公堂,判决生效后哥哥却拒绝履行,弟弟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近日,昌平法院执行法官“三顾茅庐”,顺利将该案执结。
徐某江与徐某海兄弟二人对祖业产宅基地划分,宅基地使用权证上显示院子内的过道为公用通道,但分家后哥哥徐某海坚决不同意弟弟徐某江从该过道通行,并私盖垒墙,徐某江遂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徐某海在该宅基地的公用通道垒墙处开门,并把公共门道大门钥匙提供给徐某江。判决生效后,徐某海迟迟不予履行,徐某江遂向昌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经走访得知,两兄弟多年来发生过许多矛盾纠纷,积怨久远,甚至还曾“兵戎相见”,爆发肢体冲突。侯福如法官决定带领团队上山,前往徐某海家中当面做思想工作,但其对抗情绪激烈,坚决不予执行。侯福如法官遂采取强制措施,将其银行账户冻结,徐某海迫于压力,在垒墙的最右侧凿开一面小门,但显然不符合判决要求。
为了督促被执行人按照判决要求履行法定义务,侯福如法官又两次带领团队到徐某海家中,不厌其烦地向他析法理、讲情义,并告知其再不履行生效判决将对其进行罚款。在法官“三顾茅庐”的教育和威慑之下,徐某海终于同意履行。
为防止他再次敷衍了事,侯福如法官团队现场监督其按照判决要求,在公用通道垒墙处开门,并把公共门道大门钥匙提供给了徐某江,履行了法定义务。
俗话说“秋蚊猛于虎”,山上蚊虫极多,当前又值雨季,天气潮湿闷热,干警们经常是衣服还没有干透就又被汗水浸湿了。
手持法槌、端坐法庭的审判部门法官不同,执行法官的任务是把书面的公正“落实到实处”,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执行难题,和昌平法院每位执行法官一样,侯福如法官用“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坚守执行之路让各种难啃的“骨头案”柳暗花明,顺利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