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延庆法院着力打造“多元调解+速裁”的延法解纷新模式

本站发表时间:[2022-11-0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焦梅

  近年来,北京延庆法院大力推进复合速裁团队建设,着力打造“多元调解+速裁”的延法解纷新模式,切实发挥诉前调解和速裁快审在矛盾化解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萌芽和诉前,这其中离不开特邀调解员的贡献。

  孙新会,2017年11月起成为延庆法院特邀调解员,2019年获得北京市“双十佳特邀调解员”称号,2022年荣获延庆法院“明星调解员”称号,其间共调解各类案件3000余件,成功化解1300余件,擅长民商事调解。她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情,坚持优化服务质量,高效便利办事。以下是孙新会参与的一场成功的调解。

  原告为被告提供商务服务,但双方未签订买卖合同。双方口头约定了报酬金额及支付时间,并约定由原告支付人员工资。其间,原告还另给被告拉了两车货物,产生相应费用,而被告在此期间又垫付了部分人员工资及其他相关费用。后原告多次联系被告索要钱款,均联系未果,无奈将被告诉至法院。

  孙新会收到案件后,发现该案账目混乱,且无法联系上被告,情况十分棘手。孙新会立即与承办法官、助理进行了沟通。此时正值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进驻延庆法院开展信用调解工作初期,故法官助理充分把握时机,将此案与公促会进行对接,公促会很快通过失联修复机制联系到了被告。帮助原告解决被告失联这块“心头病”后,孙新会及时将被告的送达地址、联系方式以电话录音的方式固定下来,但又碰上了“硬骨头”:被告拒不承认原告为其提供商务服务的事实。孙新会没有放弃,多次向承办法官、助理请教,并不断翻阅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详细对比账目,寻找调解突破口,最终在厚厚一摞账目中发现其中一笔有被告的签字。后孙新会将双方当事人约到经济调解室,以关键账目为切入点,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的调解沟通。通过辨法析理、讲明利害得失,经多轮协商,最终双方均同意调解。

  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且被告已按约定日期给付原告相关费用,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所谓“定分止争”,定分是止争的手段,止争是定分的目的。该案采用“信用+调解”的工作模式,从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出发,用细心和责任心,充分利用好延庆法院搭建的多层次、多路径、多平台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平台,既解决了原告的实际诉求,也消除了被告的疑虑,实现了原告、被告的双赢局面。

  倾心调解化纠纷,法理融情促和谐。延庆法院始终深耕诉源治理,设立特色调解室培育审判工作亮点,出台了诸多司法便民措施,护航辖区高质量绿色发展,并创新性引入“信用+调解”工作模式,以法治方式引领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全方位打造多元解纷新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延庆法院将继续坚守司法为民理念,坚持将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提升“多元调解+速裁”机制质效,为辖区群众提供公正高效、优质暖心的司法服务。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