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光。
“既埋头办案,又抬头看路,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从内勤、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审判员再到审判长、庭长,一路走来,万会兵经常这样说。
2002年,万会兵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房山法院工作,“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对自己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他都做好梳理总结分析,力求办一案进一步,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二十载春秋,万会兵几乎都是在派出法庭度过的,敬业、求真、务实,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这些品质镌刻在万会兵的骨子里,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法治信仰、担当实干的奋进精神。
家事如天 用智慧解决难题
“万法官在吗?我要找万法官。”2018年11月的一天中午,一位特殊的“当事人”颤颤巍巍走进长沟人民法庭,“点名”要找万会兵法官。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姓王,一见到万法官就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连连道谢。原来,王奶奶曾是万法官处理的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的当事人。
案件的原告是王奶奶的继子刘先生,被告是王奶奶,刘先生的父亲过世时将一套房产留给了王奶奶。刘先生对此产生了异议,双方闹到法院。
经过庭审,案件事实已经基本查清,虽然双方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比较“特殊”,但除了在遗产继承上有分歧外,没有大的矛盾。
庭审中,万法官考虑到这个特殊家庭中未来感情的维系,多番努力,想要双方和解,“化干戈为玉帛”,但双方都在气头上,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尽管调解没有成功,但万法官并不想一判了之。
“其实说起过往的事,能够看得出来双方是有亲情的,只是一提到财产,就互不退让……”家事无小事,家事大如天,万法官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是正月十二,新年刚过就对簿公堂……家和万事兴,要是真判了,今后这还怎么相处?”
最终,经过万法官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庭外和解,刘先生于2017年3月13日撤回了对王奶奶的起诉。
对于万法官来说,这只是他处理过的众多案件中的一起,但对于王奶奶而言,这却是关系她晚年生活幸福的一件大事儿。
2018年,因为工作调动,万法官从燕山人民法庭调到二十多公里外的长沟人民法庭工作。
为了再见一见那位帮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法官,王奶奶在社区法律工作者的帮助下辗转两处,经过几十公里的路程,来到了长沟人民法庭,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万法官,当面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家事矛盾闹到法院,多数亲人都‘针锋相对’‘短兵相见’,但家事如天,家事案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案件,承载了家庭成员的权益和人生轨迹,蕴含着双方当事人亲情的延续,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万会兵说。
于是,在家事案件中,万会兵法官会运用更多的智慧:“在调解过程中绝不能机械‘说教’,不只是简单地判断谁是谁非,而是要倾注耐心了解矛盾背后的根源,做到案结事了,细心弥合家庭关系的裂痕,重系亲情的纽带。”
邻里亲赛黄金 从源头化解邻里纠纷
2021年,万会兵来到长阳人民法庭,他一上任就走进拱辰街道开展巡回审判。
刘女士和马先生是老邻居,两年前,马先生在自家房屋外建上围墙,导致刘女士家门口的出行道路多了很多建筑垃圾,杂草丛生,两米多宽的道路被占去三分之二,出行十分不便。
刘女士找居委会调解,马先生认为建筑垃圾是拆迁遗留下来的,不是自己堆放的,自己不应该承担清理道路的责任。
调解未果,刘女士只能将马先生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马先生清理道路,方便刘女士一家顺畅通行。
受理案件后,万会兵第一时间与刘女士进行了电话沟通,进一步了解到,刘女士的丈夫瘫痪在床,她经常需要骑着电动小三轮载着丈夫外出看病、晒太阳。而当年夏天雨水充沛,刘女士家门前本就狭窄的道路因杂草丛生导致电动车无法通过。
为尽快解决刘女士一家的出行问题,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本着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原则,万法官随即开展现场勘验,并将法庭搬到了社区,进行巡回审判。
“邻里亲、赛黄金,要想重建和睦的邻里关系,必须从源头上化解双方矛盾,路通了,他们的心也就顺了。”抓住问题的症结后,万会兵开启了“拉家常”式的沟通方式……
双方当事人都被万法官时刻为大家着想的心意所感动,马先生当场表示作为邻居愿意帮忙一起清理道路,刘女士也当庭提出了撤诉申请。
庭审后,万法官带领法庭其他干警延伸审判职能,与拱辰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委会工作人员、周边邻居等一同动手清理了道路上的建筑垃圾和杂草,刘女士与马先生两家彻底重归于好,恢复邻里之间的和谐。
基层派出法庭的很多案件都是“标的不大却很棘手”的案子,棘手的不是法律的难点,而是解开乡里乡亲的矛盾心结。
正如万会兵所说:“我们要走进群众的家门口,现场勘验与调解,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职能,利用巡回审判、司法便民服务点,努力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切实了解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力行司法惠民新举措,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架起桥梁 为法律宣传尽一份绵薄之力
“租房子住也要住得安心,您不要害怕房东用断水断电的方式赶走您,这在法律的范畴是不允许的。”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一部写满了权利的宣言书,大家要知宪懂宪。”
一场场普法宣传,都是万庭长普法的剪影。万会兵庭长始终将普法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长沟人民法庭时,他送法进入十渡景区,联合房山区司法局、十渡镇司法所及相关单位,为景区游客、商户开展双向旅游维权普法宣传活动。
国际妇女节,适逢《反家庭暴力法》施行满五周年以及《民法典》施行之际,万会兵庭长组织干警走向街头,为村民发放反家庭暴力、妇女权益保护等宣传材料。
在长阳人民法庭时,万会兵庭长带领干警走进长阳镇小康之家养老照料中心开展“敬老爱老 法暖重阳”专题普法活动,让民法典守护美丽黄昏。
万庭长的普法足迹遍布辖区各处,正如长阳敬老院的老人们说:“万庭长就像自己的家里人一样亲切,耐心倾听我们的疑问并一一解答,给我们解决了不少烦心事……”
春去秋来,暑尽寒至,万会兵不断将司法的声音、法律的精神传递给群众,用最贴近民意的普法方式传递着一个司法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为什么要在繁重的审判业务间隙,还要做这么多的普法工作?”庭里的助理问道。
“因为普法是外界了解法院工作的窗口,更是弘扬社会法治精神的桥梁。我们要善于挖掘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比如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养老诈骗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
针对普法工作,万庭长耐心解释:“把司法的声音传播出去,让社会各阶层都知法懂法守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诉源治理的要求,是为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而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有志者,不以江海为远。万会兵身上既有老一辈法院人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又有新生代法院人探索开拓的创新精神。
奋斗在民事审判一线二十载春秋,让当年青涩的法学毕业生成长为现在的人民法庭庭长。
择一事,终一生,万会兵说“初心如磐,行稳致远”,他将牢记初心,始终如一,继续做笃行不殆的审判者。
热点解读
直击一线
每次北京国安主场比赛时,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都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