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海淀法院发布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典型案例 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本站发表时间:[2023-12-1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陈玲玉
  12月6日,北京海淀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案件诉源治理工作整体情况及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具体情况、发布了五起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典型案例,并结合案例反映的突出问题向金融机构提出倡议。
  海淀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盛荣首先介绍了海淀法院金融案件诉源治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近年来,海淀法院在金融案件诉源治理领域始终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理念,以“倡议书”为抓手,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助推首都诚信金融环境建设;以“典型案例”为风向标,推动类案治理工作见成效,为维护金融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以“直通车”为牵引,充分凝聚解纷合力,为区域治理工作提供精准高效的海法方案。
  据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团队长陈聪慧介绍,近五年来,海淀法院共受理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23945件,占全部金融案件的46.12%。此类纠纷主要呈现出数量大、增长快、化解实效不明显的三个特点:一是同质化、批量化特征明显,多以金融机构的一款或几款主要消费金融产品引发的纠纷为主;二是原告集中于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提起的诉讼体量最为庞大,占比高达82.74%;三是判决率与执行到位率不成比例,案件判决比例高达63.07%但执行到位率仅为7.25%,金融机构胜诉权益较难实现。
  在金融机构一侧,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多发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少数金融机构贷前审核不规范,催生借款人债务违约;二是个别金融机构自行催收不主动,过度依赖诉讼手段;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协商方案过于刚性,纠纷化解缺乏实效。近年来,海淀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领域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此类纠纷数量明显减少,实质化解效果显著提升,以某银行为例,今年其在海淀法院提起的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中生效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近40%。
  会上,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法官助理王林、温馨、薛峻瑜、陈玲玉、田雅囡发布了五起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典型案例。案件涉及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中预先扣除手续费的性质认定、隐蔽实际利率的法律后果、宣布提前到期的通知义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及综合息费标准的确定等主要焦点问题,为助推诚信守信金融环境建设、规范消费金融市场秩序提供了有益司法指引。
  针对案例反映出的消费金融行业的典型问题,会上,海淀法院向金融机构发出了《优化信贷管理 维护金融安全 深化诉源治理倡议书》,倡导金融机构坚持金融为民宗旨、做到审慎合理放贷、抓好诚信合规经营、压实管理催收责任、强化多元解纷机制,以实际行动勇担金融为民的社会责任。
  摄影/康大成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