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最高检印发《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要求开展司法机关向行政执法机关移送行政处罚案件的反向衔接工作。一年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提升办案能力,办理反向衔接案件700余件,保证“接住”的前提下做到“接好”,“写好”不起诉的“后半篇文章”。
创新工作模式,为“接住”夯实基础
朝阳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建立三类工作模式,为“反向衔接”顺利落地保驾护航。
“不起诉宣告+反向衔接告知”工作模式,在不起诉宣告时告知反向衔接事项,打好行政处罚“预防针”。
“提前介入”工作模式,行政检察部门会同刑事检察部门研商案件办理,夯实反向衔接案件办理基础。
“快慢分流”工作模式,根据案件情况分层处理,针对需及时对被不起诉人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件,立即会同刑检与公安快速办理,保障监督实效。
立足职能调整,为“接好”完善保障
朝阳区检察院立足职责职能,敢设计、敢执行,积极借助科技赋能,力求为行政检察职能调整提供朝阳范本。绘制行刑反向衔接和跟进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流程图;草拟行刑反向衔接案卡报表设计方案;建立“行政处罚规范化”法律监督模型,针对部分行政处罚规范问题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
同时,朝阳区检察院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工作理念,与行政执法机关协同制定“反向衔接”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着重体现检察意见书处罚意见;与行政机关创建“月例会”分析制度,磋商疑难点,通报检察意见制发与回复情况。
注重经验总结,为“写好”提供智慧
朝阳区检察院注重成果转化和经验总结,在办案之余积极撰写信息、调研文章多篇,同时向全国检察同仁传递朝阳智慧。
下一步,朝阳区检察院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反向衔接案件,通过反向衔接避免“不刑不罚”,消除追责盲区,切实做好不起诉的“后半篇文章”,力求实现从“治罪”到“治理”的有效转变,以行政检察新作为助力社会治理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