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北京平谷法院打造“法律+环境”专业审判团队 环资案件均已形成生态修复闭环

本站发表时间:[2024-07-3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张向楠
  7月26日上午,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平谷法院)召开“涉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通报会,通报平谷法院“四纵四横四化”环境资源专业审判矩阵、涉环资审判及司法延伸工作机制,并发布四个涉环资典型案例。会后举行“天云山普法驿站”设立仪式。
  平谷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8月,平谷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挂牌后,平谷法院积极探索,形成了“四纵四横四化”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矩阵,持续增强环境资源审判能力、诉源治理能力、普法宣传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环境资源审判特色之路。
  据了解,平谷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构建“三审合一,审执联动”归口审理模式,立足环资案件高度专业技术性和公法私法、公益私益交织的复合型特征,实行“院庭长带头、专业团队示范”机制,65%以上的环资案件由院庭长承办或参审,并积极开展替代修复,联合检察院、职能部门、鉴定评估机构对修复方式进行综合论证,形成“破坏-惩罚-修复-监督”一体化生态修复闭环。健全环境资源诉源治理协同机制,凝聚乡镇政府、村居网格、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元解纷力量,组织调研、研讨、会商等各类活动40余次。发送司法建议书12份,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合法经营,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增量,让司法建议发挥基层治理作用,努力打通满足人民群众环境司法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加强环境资源普法阵地建设,高标准创建全市首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司法实践创新基地,设立全市首家“水上普法驿站”,开通“水上”普法专线,开展“两山课堂”普法活动10余次,开展联席会议、共建活动30余次,构建“政法联动、府院联动、区域联动”格局,着力发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法治文化推广、生态司法成果展示三大工作效能。
  近五年来,平谷法院受理的涉环资民事、行政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在环资案件中占比较重的刑事案件自2023年起却有明显回升,随着新型案件涌现,证据收集困难、损害标准难以认定、修复目标模糊等均给案件审理带来挑战。
  针对案件审理堵点、难点情况,平谷法院金海湖法庭通过案件审判和审判延伸两方面共同发力,进一步提升涉环境资源案件审理质效。持续提升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专业性,通过加强“院校沟通”“跨域合作”组建环境资源审判“专家智库”,打造“法律+环境”专业审判团队,同时积极推动园林绿化、水务、野生动植物等领域从业者或退休人员加入陪审员队伍,提升环资审判合议庭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全区环资审判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部门共治网络。持续发挥环境资源案件影响力,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组建“法护青绿”志愿服务队,以生态保护为主旨,在学校、村落、企业、景区等领域拉网式开展各类环境资源普法活动40余次。开展巡回审判20余次,更加贴近群众,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新闻发布会之后,举行了“天云山普法驿站”设立仪式。“天云山普法驿站”旨在以司法护航平谷著名景区,使司法服务与景区经营者真正实现“零距离”,让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能够沉浸式学法,第一期活动的主题为“指尖生态·码上缆收”,游客可以通过扫码学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
  图/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