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顺义区检察院)积极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始终心系安全稳定“国之大者”,聚焦危险化学品行业,以新质法律监督能力高质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促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化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顺义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筛查一起危险作业刑事案件中发现某无储存资质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通过租赁农村民宅方式储存40余类1000余瓶危险化学品,且利用第三方货运平台下单,使用无资质普通货运客车向客户运送危险化学品,其违规经营活动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深入剖析该企业违法行为特征后,检察机关认为其在行业内可能具有普遍性,为进一步发现类案监督线索,遂自主创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规储运安全风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调取行政机关和平台企业数据,打通“信息孤岛”,突破“数据壁垒”,精准发现区域内存在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规储运线索100余条,锁定6家企业存在违规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
为提升办案质效,承办检察人员巧借“外脑”融智聚力,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以及相关行政机关负责同志依法召开公开听证会,明确涉案企业违法情形、公共利益受损情况以及相关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为推进行政公益诉讼办案凝聚共识与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检察机关与相关职能单位开展磋商并制发检察建议,行政机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行业违规行为进行系统溯源治理,对涉案企业分别进行行政处罚,并分别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建立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发现并消除隐患47项,有效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意识。
此外,为推动危险化学品行业溯源治理,真正做到抓前端、治未病,检察机关还向第三方货运平台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要求其切实履行好平台监管责任,完善订单审核机制,加强对入驻司机的宣传教育引导。
下一步,顺义区检察院将持续发挥数字赋能公益诉讼检察效能,积极稳妥办理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以高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服务保障区域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