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丰台法院)杨堃法官团队收到了来自司法救助案件当事人小彬的感谢信。在信中,他称赞丰台法院“彰显了司法公正公平”“感谢丰台法院的法官、法官助理为我母亲的案子千里迢迢来我家走访调查……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这一切还要从一场跨越山海的走访说起……
多年积案 跨越千里的关怀
小彬7岁时误食了刷墙用的化学涂料导致食管灼伤,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诊治,受医疗条件所限,治疗效果并不好。为了赚钱给小彬治病,2005年冬天,小彬母亲来到北京做保姆,刚工作一个月,便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2007年6月,丰台法院判决雇主支付死亡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26万余元。判决后,因雇主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小彬全家不仅没能获得任何赔偿,还因律师费、交通费等欠下一笔债务。2020年9月,小彬又被确诊食管腐蚀性狭窄、上消化道梗阻和左支气管瘘,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部分食管。本就困难的家庭再添新难。
丰台区执行局审慎评估了本案的执行难点。在具体了解小彬家庭困难情况后,指引小彬了解并申请司法救助,争取渡过难关。
不久后,丰台法院杨堃法官团队收到了小彬的司法救助申请材料并和小彬取得了联系。小彬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妻子突然离世后,大病一场,现在外地务工。因小彬母亲的继承人较多,且小彬家境情况较为复杂,杨堃决定去小彬家了解一下情况。
北京到甘肃,单程1400公里,高铁需要8个小时。下了高铁后,杨堃一行人又坐上了前往小彬家的小巴车。北风萧瑟,山路颠簸,夜幕降临之际,终于抵达……
绵绵用力 点燃生活的希望
初见面时,小彬有些紧张,在杨堃和他拉了几句家常之后,小彬的话匣子便慢慢被打开了:他拿出了厚厚一摞票据,告诉法官感谢有政府、有新农合,三年前在西安做的手术,报销了8万多;他告诉我们家里有两亩山地种核桃,但山路陡峭难以打理,现在也没什么收成。
了解完小彬家庭情况后,杨堃一行人前往小彬家所在的村委会,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小彬家状况及当地给到的帮扶政策。接着,又马不停蹄赶往小彬姥姥家。“杨法官,你说说看,他妈妈死了,我们一分钱都没拿到,九泉之下他妈妈怎么合得了眼啊……”姥姥嘶哑着说道。杨堃当即安慰他们说:“我们来这儿就是想来解决咱们这个问题的,因为确实执行不到财产,我们也想着看能不能通过司法救助的方式,帮到咱们家,走出困难。咱们还是要向前看。”杨堃向小彬一家详细介绍了司法救助政策,告诉小彬:“司法救助是人民法院落实民生司法保护的重要举措,我们会尽力帮扶每一个因案致贫的家庭。我们回去之后会尽力帮助咱们争取司法救助的。”小彬如释重负:“杨法官,我家这事儿真的拜托您了,感谢您!”
临行前,杨堃又单独和小彬聊了聊,“你母亲虽然不在了,但她肯定希望你过得好。咱们不能让过去的事儿绊住,母亲的在天之灵一定希望你能够勇敢面对一切,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你作为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教育好你的孩子,不仅是你的责任,也是对你母亲最好的纪念”。
事心双解 新生活就在脚下
回到工作岗位后,杨堃团队详细梳理了案卷及走访情况,通过线上谈话的方式与小彬的父亲取得联系,确保资金发放安全,并撰写报告向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审判委员会汇报。经丰台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分两年给予小彬等人司法救助金。收到救助金后,小彬通过电话和信件向杨堃团队表达感谢。
司法救助的宗旨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法官通过“靠前审查、主动走访、化解矛盾、联动帮扶、及时联络、注重回访”的六步工作法,让司法救助救急救难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让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幸福感更为具象地呈现。正如杨堃所言,这就是法律工作者并肩奋斗,做好司法救助工作的更高价值追求!
图/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